徐州:“让中国标准为世界提速”-资讯 · 快评-中工网

人物

资讯 · 快评

徐州:“让中国标准为世界提速”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娜
2018-05-06 08:46:18

【奋斗 最美职工】“ 让中国标准为世界提速 ”

——记连续6年奋战在海外的80后铁路工程师徐州

  在非洲高原,与成群土狼对峙,以身涉险只为精准勘探;在只有旱季和雨季的老挝,烈日之下坚守、通宵达旦攻关,带领团队创下一个又一个奇迹——这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最美职工”徐州的故事。他也是一位连续6年奋战在“一带一路”海外重大建设项目工地上的80后铁路工程师。

  海外“探险”

  徐州,35岁,中铁二局六公司工程师。2012年后,先后远赴埃塞俄比亚、老挝,担任中铁二局非洲首个项目——亚吉铁路总工程师和中老铁路二工区总工程师。

  亚吉铁路是非洲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也是“一带一路”海外重大建设工程,被誉为“新时期的坦赞铁路”。6年前,面对如此重要的工程项目,即便已经是参加工作7年之久的“老师傅”,徐州的心里还是十分忐忑。

  徐州的担心没错,亚吉铁路的建设所面临的艰难超出他的预想。亚吉铁路中铁二局项目部标段地处埃塞俄比亚热带高原,地层以火山爆发而形成的火山岩、次生岩土为主,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沿线找不到符合标准的常规填料。

  依托于由徐州领衔的中铁二局唯一一个海外劳模创新工作室,围绕如何对“火山灰”的级配和黏结性进行改良,他带领12名成员成立课题攻关小组,在当地向导带领下,扛上试验仪器,向着高原深处寻找答案。

  徐州和小组成员每天徒步十几公里,对沿线土源取样、分析,半个月下来,脚上水泡不知挤爆多少个,手磨出厚厚一层茧,皮肤深了不止一个色号。在非洲高原“大冲沟”路段,课题攻关小组要时刻警惕上游随时有可能发生洪水侵袭,人迹罕至的陡峭小路一旦跌落便是血肉模糊;在勘探路上,课题攻关小组与一群土狼狭路相逢,手执棍棒石块对峙过后,土狼最终转头离去。

  改写“不可能”

  苦心人,天不负。走完铁路沿线100多公里,经过上千次的配比实验,徐州带领团队终于攻克“火山灰”技术,不仅一解填料匮乏的难题,还节约了2000多万元的工程建设成本。2016年10月,亚吉铁路正式开通,这条全部采用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建设而成的铁路,让当地百姓从此告别米轨火车时代,出行效率一下提升3到4倍。徐州被亲切地称为“‘新时期坦赞铁路’上的中国工程师”。

  2017年5月,徐州从非洲转战老挝,任中老铁路二工区总工程师。老挝当地时常大雨滂沱,经常让刚挖成形的基坑被雨水淹没而坍塌,周而复始,严重影响施工。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徐州茶饭不思,反复查看现场,与技术人员通宵达旦研究图纸,与领工员探讨施工方案,最终解决了雨季桥梁桩基施工难题。

  虽然进入老挝项目仅一年余,但徐州带领团队已创下了人们眼中“不可能”的事,20天建成中老铁路展示馆和安全体验馆,1个月打造出楠科内河特大桥和万象北站两个标准化施工示范段共计2.7公里……桩桩件件都在当地成为中国标准与中国技术的响当当的“名片”。

  让幸福列车更稳更快

  使命没有结束,挑战还在继续。徐州,成长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蓬勃发展的新时代。作为千千万万中国工程师的代表,他执着、勇敢、无畏、上进、有担当,甘愿奉献青春,以代表国家进行海外建设为荣。

  在非洲项目时,为破除沟通上的障碍,他白天勘探现场,晚上坚持补习英语,在对外迎检时全程用英语汇报,在异国土地上展现了中国工程师的风采。

  他是极其严厉的师傅,也是贴心的朋友,以“劳其心志,苦其筋骨”作为第一训练大纲,愿与徒弟同台较量并期望自己每战都败,也愿倾囊相授开解职场新人的所有迷茫。

  工程人南征北战,四海为家。徐州对家人有亏欠,他感谢妻儿的理解与支持。目前,徐州正在中老铁路二工区忙碌。在徐州看来,中国工程师修建的铁路,能够为其他国家带来发展,为更多不同国别、肤色的人们带来生活的提速与提质,作为参建者,唯有始终用感恩的心态、不懈怠的状态,让幸福的列车更稳更快,才不负使命与期待。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蔺凯伊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 热点人物

    钟扬: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陈洋:把想象变成现实的人

    创业之初,陈洋自己也是个二十六七岁的小伙子,经历十多年的打拼,不到40岁的他绝对称得上是青年翘楚了,他说,自己的成功模式虽然不能够被模仿,但是一些心路历程,他很想与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分享。

  • “台商二代”扎根大陆西部:只承接,不创新,成不了新力量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扎根昆明的“台商二代”共有10余人,涉及制造业、农业、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他们中,有人致力于帮助家族企业转型升级,也有人开创与父辈完全不同的事业。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