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创新型文化助推创新人才培养
尹盼秋//m.auribault.com2012-12-07来源:刘延平
分享到:更多

  

  面对全球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无疑是未来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现在,面对全球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无疑是未来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大学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通过知识的积累形成“学术文化”之厚度,通过文化的传递形成“思想文化”之高度。正是这种“厚度”与“高度”,使新思想与新理论不断组合与提升,进而形成大学强劲的生命力,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因此,必须通过创新型文化来培养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困境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不仅是科学家的感慨,也是中国大众的遗憾。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2012年3月发布的《全球最具创新能力的30个国家》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创新能力排名仅列第27位。导致我国整体创新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是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匮乏,而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的确存在许多问题。

    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呈下降态势。仅就北京市而言,最近8年间19位高考状元有11人选择香港大学,我国的著名大学已经面临着难以吸引中国优秀考生的困境,其他大学在高素质人才选择上会更加困难。而且,越来越多的中国优秀高中毕业生选择直接到国外大学读书,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为例,2010年,该校有40多人选择就读美国、英国、日本和加拿大的著名大学。

    部分成为国外高层次人才的半成品加工厂。对于中国大学来说,即使在本科阶段成功吸引了大优秀人才,最终也有部分学校成为国外大学的人才半成品加工厂。中国大学最优秀本科毕业生中的相当一部分,都会选择到国外知名大学深造;自2008年起,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成了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

    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日趋严重。2011年我国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已达到26.9%,实现了大众化,但高等院校的教育发展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却仍然与“精英教育”相适应。大学教育定位趋同和培养理念类似造成了人才培养的同质化,使得高校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滞销”和“脱销”现象共存,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日趋严重。

    创新型人才培养困境根源在文化

    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人认为是高等教育体制上的障碍。但是,大学之所以称为大学,关键在于它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当大学的文化和精神以其深厚的文化传统积淀和明晰的人文理念,逐渐衍生为大学人深层次的群体意识,甚至内化为每一个个体的人格气质和行为习惯时,这所大学的运行机制都无需完全依赖制度管理和条令约束,而会以一种自动的集体意识和向心力发挥作用。因此,造成创新型人才培养困境的根源在于文化。

    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诞生了诸子百家等众多具有创造性的知识和文化,也催生了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但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创新性因子在逐步流失,科技水平逐步落后于世界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对创新构成反作用力。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过于强调权威限制了青年人的创新。创新就是超越,甚至是否定。但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师道尊严”,将老师与真理并同,不允许质问师道。目前,显性的师道尊严已经销声匿迹,但另一种标准答案式的教学模式成为隐性的师道尊严却愈演愈烈。对学生的评价严格按照标准答案去度量,学生的新探索、新想法、新发现、新发明,经常被认为是脱离主流而遭到摒弃。

    其次,过于强调秩序限制了青年人的自由。没有自由,就不可能有创新。中国传统文化过于强调秩序的特点,实际上限制了青年人的自由,不利于创造活力迸发。

    再其次,过于强调群体特性限制了青年人的个性。富有个性的人才更有可能成为创新型人才。“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大学在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平衡、协调与统一的“和”之境界,否则只能限制青年人的个性。大学文化的内核除了独立、自由之外,还要崇尚包容。生物的多样性体现了自然界在不断变异中求发展的规律,也展示了自然界千姿百态的美。从生物多样化视角,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复杂性均表明了多种教育形式统一体的属性。正如物种的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一样,人才的多样化也是维持社会、经济系统稳定发展的基础。社会多样化的需要为教育系统提出了培养多样化人才的要求,多样化人才的培养需要包容的大学精神。因此,今天的大学更应具有独立、自由和包容的发展精神,为创新基因提供更好的土壤。

    大学建设创新型文化之路

    首先,建设既尊重权威、更鼓励创新的大学文化。尊重权威,既是指学生要尊重前人的科学成果和经验,也是指学术权威要自尊。而权威的自尊,是说不能随意超越自身的专业领域,随意否定别人的创新。在尊重权威的基础上,大学要鼓励创新,只有真正超越或否定权威的创新才是有意义的创新。

    其次,建设既保持秩序、更激发自由的大学文化。保持秩序,既是指学生要遵守学术秩序,也是指教师和管理者要遵守秩序。严肃的态度、严谨的作风、严格的规范正是大学精神的必有之义,是师生应共同遵守的。但是,秩序不能限制学术自由,大学应激发师生创新潜能、创新热情,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树立个性化发展、多样化教育观念,并基于秩序之上,建立充分学术自由的大学文化。

    再其次,建设既适应群体、更彰显个性的大学文化。适应群体,既是指学生要建立群体合作的学术创新团队,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带动科研整体水平的提高。对于学校而言,适应群体是强调尽可能将各种教育因素、教育资源、教学和教育环节整合成一个大的创新系统,借此既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型学生,又打造出一支优秀的创新型师资队伍;既要增强学校的整体创新能力,发挥促进学校快速持续发展的内部功能,又要辐射社会,发挥促进社会创新活动发展和社会繁荣的外部功能。如同物种多样性的形成规则一样,高等院校在继承传统教育和自身历史沉淀精华的基础上,需要不断汲取外界养分,通过系统的“基因”重组,实现“变异”或创新。

    最后,建设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更激励教师持续学习的大学文化。创新型的学生是由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群体培养而成的。大学要想持续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必须营造包容的氛围,激励教师群体持续学习,不断进步。只有教师群体学识越来越渊博、能力越来越卓越、服务越来越到位,所培养学生的知识才能越来越丰富,素质才能越来越优异,技能才能越来越出色。需要指出的是,应该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职业化的大学行政管理队伍,以高度的职业化精神,服务于学生的培养与教师的持续进步。

    (作者系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