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努力建设农业生态文明
唐 珂//m.auribault.com2014-06-10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建设农业生态文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是保护资源环境、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建设农业生态文明,应跳出简单的环境治理思路,立足“三农”全局,进行系统科学的机制设计,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在路径选择上,建设农业生态文明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产、生活、生态整体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与农村生态建设相互结合,让农民既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又享受到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福利,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和社会和谐的科学发展目标。二是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全面实现生产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再利用。三是针对农业环境治理难点,开展基础性研究和关键性技术创新,使技术进步成果转化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四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农业投入方式、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转变,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广大农民的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农业生态文明,应抓好以下几个重点。

  立足整体优化,加强顶层设计。建设农业生态文明,必须形成系统的农业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水资源利用制度,严守生态红线。进一步强化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在划定的生态红线内规范并约束资源利用的方式和强度。尽快编制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完善规划引导机制和红线保护制度。探索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形成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机制、工作激励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

  面向生产过程,综合修复治理。面向农业生产全过程,加强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实施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综合治理。严格控制城市和工业“三废”向农村扩散,加快建设农业废弃物处理利用设施,推进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合理使用化学投入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增施有机肥,建立地膜残膜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严格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启动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程。开展重金属污染调查,及时掌握土壤污染变化动态,加大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力度。

  着眼实际问题,研发关键技术。科技创新是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大力研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产品产地污染治理修复等实用技术,重点开展秸秆收储及产业化技术研发、地膜残膜资源化利用等科技攻关。加强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发展节水节地节肥节药技术,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针对生态脆弱区等重点生态资源保护区域部署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升生态环境及农业资源保护能力和水平。

  健全支持体系,建设美丽乡村。对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工程和耕地质量提升、土壤污染修复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重点项目,在税收优惠、金融保障、财政支持等方面构建政策支持体系。对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分类指导,整合现有项目、资金、技术资源,创建一批示范村(镇),推广农业部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重点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和清洁生产,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推广现代生态农业生产技术。

  (作者为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