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有回应的“随手拍”才能补短板
张东锋
//m.auribault.com 2017-03-21 来源: 南方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治理城市黑臭水体的“随手拍”经验最近受到了外界关注。据报道,日前一名网友路过该区工业南路一处路段时,闻到一股奇怪的气味并追踪到附近的一条黑臭河,然后拿出手机拍照、举报。这条举报信息迅速从山东省环保厅的官方微博转至济南市环保局官微,仅用了两天,当地环保部门就给出了处理结果,并认为是公众参与补齐管理短板的一次示范。

  提起城市黑臭水,很多人都会不自觉地皱眉,原因就在于其不仅在视觉上与人们期待的城市景观形成强烈反差,更因为伴随着偷排、超排等一系列违法违规行为,给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带来极坏体验。按照住建部去年2月公布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数据,29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218个被排查出黑臭水体,占比高达73.9%。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俗称的“水十条”,第八条“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中明确的一项重点任务就是整治城市黑臭水体,且时间表非常明确,“2017年底前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于2020年底前完成黑臭水体治理目标。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要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城市黑臭水体的形成颇为复杂,治理起来涉及控源截污、生态修复、污染治理等多方面,而且关键还有资金筹措难题。尽管如此,相比于治本来说,治标同样不容忽视,毕竟在一个城市水生态环境发生根本改观之前,“点杀”式的治理,既可以让居民暂时摆脱臭气熏天的污染困扰,又可以阻止一些不法行为加重对城市环境的破坏。就此而言,以“随手拍”的方式鼓励居民举报,不但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而且的确是吸纳公众参与污染治理的一个重要途径。也许,有人会就此提出操作性的疑问:“随手拍”如何定性一条河水是否污染?不过,仔细查看住建部、环保部联合发布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不难发现,在定义黑臭水体是“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和(或)散发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的统称”,就已突出了群众的感官指标。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讲,这样的“随手拍”都值得鼓励和推广。

  一定程度上,“随手拍”不仅缓解了监管部门可能存在的监管力量不足,且能及时发现问题。但无论治标还是治本,解决环境问题的落脚点都在“治”上。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公众从来不缺乏参与环境治理的热情,关键是如何让这种参与传导压力。本质上说,“随手拍”只是智能手机时代环保热线的升级版,能不能落实、跟进市民发现的线索,决定着“随手拍”能否真正补短板。

  倘若期待“随手拍”走得更远,并成为公众参与治理环境的示范,那么最起码要严肃对待两个问题:一是要有回应,即对公众“随手拍”的投诉件件有着落,让治污的决心和行动都看得见;二是形成长效机制,不要上级重视了回应就有速度、处理起来有力度,不重视时就又变成外甥打灯笼——照舅(旧),一而再、再而三地挫伤公众热情。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