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安徽颍上县八里河的脱贫故事:淮河荒滩“逆袭”成5A景区(图)
//m.auribault.com 2016-10-12 来源: 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更多

  他当时的想法就是化水害为水利,同时也让逐渐摆脱救济衣食的百姓有个休闲的去处。“社会主义嘛,就是要让百姓吃好穿好,还要玩好。”

  ■挂历中走出5A景区

  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人们思想进一步解放。当年,由于撤区并乡,八里河地域扩大,人口从2.2万人变为4.7万人,且经过三年发展和重建家园的胜利,百姓对生活的态度愈加积极。

  天时,地利,人和。这一年冬天,八里河迈出了脱贫的关键一步。

  全乡几乎所有的劳力都涌进了那片荒滩地。“挖地成河,堆土成山……白天黑夜地干,当时的八里河被称为‘不夜城’!”原镇党委副书记张浩说。

  在另一位原镇党委副书记王守中的记忆里,此时群众的激情极其亢奋,因为“每个村都相互比着进度”。部队退伍的他回忆了一个细节:“景区动工前,三个乡都开群众大会,上万人啊,没有哪个村有迟到的,讲几点到就几点到,就跟部队上一样!”

  对于群众为什么有这么高的积极性,87岁的附近村民田洪顺这样解释:“政府那几年干了不少事,件件都让我们得了好处,大家都穷怕了,觉得跟着干准没错。”

  资料表明,除了当年的“三大步”外,政府还打了一条大圩,修建了水利设施,水稻面积增加近万亩,还先后推广了稻田养鱼、套种莲藕,发展循环经济。1990年,粮食产量从人均不足400公斤增长到722公斤,八里河迎来了第一个丰收年。

  对此,张家旺也给出了自己的分析:农民都很纯朴,只要让他们感觉到政府真心对自己好,事情就好推动了。

  解决了思想问题只是成功的第一步。要在几千亩的荒滩上建公园,建什么?怎么建?

  “八里河第一个项目是农民公园,当时就想着让百姓不出家门就能看到祖国和世界风光。”张斌介绍称,由于没钱请规划和设计师,大家伙就对着印有风景名胜的挂历,将希腊的宙斯神庙、法国凯旋门等世界名胜微缩建在刚堆起来的小岛上。“农民没有建公园的经验,就土法上马,景点都是用水泥钢筋砌的。”

  与此同时,干部们还曾出去考察。“说是考察,其实就是出去拿相机把别人的景点拍下来,回来模仿着干。”原副镇长田孝素告诉记者,每次出门,大家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五瓣用,回来报账时每分钱都要说明白———“一支笔,多只眼”,八里河的财务制度当时在全县是出了名的严格。

  除了考察,干部们还全部投入到工地一线。按照赵为云的说法,他印象中这些干部好像没有办公室,因为天天都能看到他们在工地上挑土推车。

1 2 3 4 5 6 共6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