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从2015年末到2016年初数日内,京津冀川渝陕贵等多地出现跨年雾霾。很多人试图在元旦假期内来一次“避霾游”,但到了外地才发现雾霾同样严重。这场从北至南的严重雾霾,再次让公众深感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之急迫。如何治理越来越频繁的雾霾?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要想根治雾霾顽疾,各地政府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要勇于拿自身利益开刀。
雾霾难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治霾涉及地方政府的利益。尽管中央倡导“绿色发展”的理念,一些地方官员在施政时仍将经济数字放在第一位,仍将一些经济效益高但环境成本巨大的污染企业视为心头肉。据报道,在应对环保考核时,有些地方政府为稳住经济数据,甚至会关停一些小企业,给大型污染企业腾空间。
一些地方官员治霾不上心,其心理不难揣摩:雾霾治理周期长、见效慢,即使自己把问题企业都关了,别的地方仍可能我行我素,到最后雾霾没治好,自己的经济数字却落后一大截,多不划算;反之,继续像过去那样上项目,政绩是自己的,有雾霾大家担,责任也落不到自己身上。有这种想法的领导干部不在少数。
时时将利益考量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将地方发展前途、百姓福祉放在第一位,使得当前的环境治理问题实质上陷入了囚徒困境。而在当前的干部考核机制中,地方政绩与官员晋升挂钩的制度,在客观上形成了不良的施政导向。越来越多的地方官员只管短期利益却不顾长远利益,只管眼前仕途光明,不管身后雾霾重重。
正因如此,每隔一段时间,我们都能见到某些地方政府为上一些大项目,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地方政府请出各种专家对民众进行科普,大家并不认可那些说法,但又拿不出科学依据,其结果是很多项目在争议之中建成了。这样的“带病”项目,往往都存在不少的问题,但一些地方官员只看得到利益却看不到隐患。
更让民众诟病颇多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只要谈及雾霾治理,首先想到的不是拿自己的利益开刀,而是给民众的利益做减法。诚然,每个人都应承担雾霾治理的责任,但显而易见的是,普通公众在制造雾霾方面的“贡献”相对较小,如果要让公众心甘情愿地响应治霾号召,地方政府必须抓住“牛鼻子”,先拿自身利益开刀。
一碗水端平,方能服众,治理雾霾也是如此。在积极号召社会各界?哿ν?闹挝眦驳耐?保?胤秸??灿μ?鲎陨砝?嫠慵频木窒蓿?嘁恍┠米陨砝?婵?兜钠橇?偷5薄R?嘁恍┤?中运嘉??悦肯罹霾叩某杀竞褪找娼?衅拦溃?绻?兴鸬胤椒⒄沟某ぴ独?妫?词苟唐谀谀艽?春艽罄?妫?蒙崞?币脖匦牒敛挥淘ァ?/P>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十三五”关键词的大背景下,各级政府在雾霾治理的问题上必须动真格了。地方政府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向过去一些不合理、不科学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亮剑,为齐心协力攻克雾霾难题提供强劲动力。
南方日报:宅第2009-11-18 |
南方日报:宅第2009-11-18 |
南方日报:由罗彩霞案看无奈“息讼”2010-05-07 |
周 欢:是常识让鲁迅成为不能忘却的纪念2010-09-09 |
田东江:尊高年2012-10-26 |
田东江:灶王爷2013-02-05 |
由表及里看问题2013-10-25 |
微论2014-01-23 |
新华每日电讯:要一地一时之蓝,更要普天常蓝2014-11-20 |
刘雪松:治霾“军令状”不应沦为口号2015-03-17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