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邓海建:找回土地和她的诗意时光
//m.auribault.com2015-11-02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复《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这是我国首部国家级水土保持规划,是水土流失防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依据。与之相关的背景是: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我国水土流失面积294.91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0.72%。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11月1日 澎湃新闻)

  有两个俗语,足以说明土地与人之间的依附关系:一方水土一方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历史上一切有关乡愁的抒情,无论是“为什么眼含热泪”,亦或是“五体投地的虔诚”,都承续着人类对土地的感恩之心、敬畏之情。遗憾的是,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洪流之下,土地越来越倾向于功利化表达着“财富之母”的工具理性。

  数据显示,因水土流失,全国年均损失耕地100万亩,黄土高原严重区每年流失表土1厘米以上,东北黑土地变薄,一些地方的黑土层流失殆尽,长江中游70%的湿地已经消失。水利部门的说法是——“水土流失是当前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大规模开发建设是导致人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这里有两层意思:一则,在生态环境问题上,我们聚焦了雾霾与地下水,甚至关切了土壤里的重金属,但,很少在安全之外,会关注到土地的质量问题。污染固然生死攸关,流失治理一样刻不容缓。二则,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基本就是拿土地换眼前利益的逻辑。耕地上盖的别墅、湿地上建的游乐场……我们见识得还少吗?结果呢,土地越来越贫瘠,越来越漏洞百出,梦想的版图离泥土越来越遥远、越来越不可亲近。在大大小小的城市,除了“土地财政”让人牵肠挂肚,有多少公共决策能抽身于地产开发与规划建设之外,对辖内土地秉持基本的敬畏之心呢?

  水土流失之殇,看起来,只是对土地没有多少情感。但缠绕其间的,是对劳动价值与产业要素缺乏有感情的认知。且不说三农问题与土地的纠葛,“一切财富出于土地”的价值判断,若不能内化为公共治理的信仰,那么,无论在分配公共资源的时候,还是在安排公平正义规则的时候,就不会有“向下”的目光。这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还是个价值取向问题。不关心土地,自然不会保有“天地粮心”,自然对带着乡土味进城的民工及二代也就不会有同情心……这是一个势利而现实的逻辑链。表面上流失的醇厚的水土,在看不见的地方,流失的是乡土关系上的利益配置与均衡法则。

  在少数地方,耕地被动扮演着“失足妇女”的角色,在觥筹交错声色犬马中,无法心安,没有归处。从顶层设计的治理目标来看——到2020年,全国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2万平方公里,年均减少土壤流失量8亿吨;到2030年,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4万平方公里,年均减少土壤流失量15亿吨——数字上的目标也许并不那么难实现,但,流失在内心的土地情怀,以及曾洋溢在乡土之上的热血与热泪,可能并不那么容易被找回。

  是啊,习惯被拿去“典当”的土地,要在心口相传的诗歌里继续温暖抒情,这一段走心的路程,何止“路漫漫其修远”!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