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大众话题-正文
打开房门便知“清房”虚实
//m.auribault.com2014-02-12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浪费严重的豪华超标“官衙”,成为社会关注的“第四公”顽疾。据2月9日新华社报道,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地方在当前的“清房改革”中仍遭遇“应付式”清理。为应付上级,某地局长、副局长搬到处长办公室,处长搬到科员办公室。温州一位官员称,清房就是要动领导的特权,领导如果不是真心改革,效果难落地。

    这些天,各地“清房改革”如火如荼:中央国家机关86个部门和单位清理腾退办公用房365万平方米;山西清理超标办公用房64万平方米,1.5万余个项目被停……

    只是,一边是“清房”运动中的数字利好,一边是李代桃僵的潜规则流传,难免被少数侥幸或胆大者稀释了制度的刚性。眼下,“清房”确实陷入了多重困境:一是“清房”剑指浪费,却也可能滋生新的浪费。譬如按照“科级干部6平方米”的标准,不少单位很难一下子找出“符合标准”的办公室,大办公室不能用,只能变相装潢,大改小,一改多;二是超标的建筑本就为“奢华”而设计,不仅切割起来困难,就算整层腾挪出来,也没法单独拍卖或利用,再说,领导的办公室,后勤部门好意思当真“再利用”?凡此种种,不仅让“清房”陷入观望或变味的境地,还加深了公众对特权“长袖善舞”的怨愤。

    有人统计称,自1988年首个楼堂馆所“限建令”(《楼堂馆所建设管理暂行条例》)以来,国家层面发布的政府性楼堂馆所管理文件超过十个。只是,各种超标或隐身等问题,早就算不得新闻。如果“清房”运动要依赖“领导心情”,制度之善恐怕迟早要被遮蔽初心。

    “清房”运动涉及面广、涉及人众,一间间查核、一处处丈量,不仅浪费资源与时间,操作起来也不现实。这就更需要做好两个层面:一是明察暗访,突击抽检,不管是“历史遗留问题”、还是“现实招商所需”,发现超标即问责,指名道姓,课以重罚,以儆效尤;二是真正“打开房门”,让办事群众看得到领导的办公空间,只要不是涉及国家机密等处室,都该敞开房门,让公众看看到底是真的退房了,还是打着擦边球、虚与委蛇。

    公开透明是最好的防腐剂。打开房门,心底无私,不仅标准之争解决了,官民之间的距离也能更近一尺。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