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我思我在-正文
艺考培训班,多少雾里看花
吴迪
//m.auribault.com2015-12-22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日前,媒体报道山东某艺考培训机构盗用考入名校的艺考生信息进行虚假宣传和招生,导致众多考生不仅浪费了时间和金钱,更白白错过了最佳培训时机。

  近十多年来,艺考越来越火,伴随而来的是各地艺考培训机构数量翻倍增长。这其中,鱼龙混杂着不少无资质或资质不全的培训班,将艺考宣传为进入高等学府的“廉价门票”,忽悠高考生放弃正常的冲刺复习时间去上培训班。

  不少培训班从一开始,就用“上线率”诱惑考生,期间要求不断交学费。临考的时候,组织学生辗转于不同的考点之间,车票、住宿等环节少不得又多挨几刀。从备考到临考,培训班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考生的高考复习、专业学习和临场心态。所以,选择培训班需要一双慧眼。

  7年前,难以抵抗培训班灌输的“文化分不够,艺考分来凑”的诱惑,我和身边很多同学也曾揣着这种“易考”小心思,赶过艺考的“时髦”。我对见过的很多培训班的印象是:用考生的梦想玩概率,目的只是赚钱。

  那时候,培训班的广告像雪片一样落在课桌上,宣传单上,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通过该机构,有多少学生考上名校之类。在不能出学校、手机尚未实现上网功能的“与世隔绝”状态下,在上一届高三学生组团外出艺考的影响下,这种“易考”宣传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似乎真的像“魔弹”,被击中者应声倒下。即便如今信息畅通,又有多少人能抵抗“上线率”的诱惑?

  我的一名学姐,当年报了播音主持培训班,学习所谓的“气沉丹田”和“字正腔圆”,然而考试中却败下阵来。因为培训班的老师并未领教过真实的艺考场景,教课的时候很糊弄。“运气”最好的同学,被培训班老师夸赞有天分,从而很“负责”地扣着不放,期间不停地交钱学专业,最后艺考过关了,文化课却被耽误得一落千丈,不但铩羽而归,还错过了原本可能性较大的院校。

  他们还算好的,交高价报“保过班”却遭遇对方失信的学生也大有人在。培训班将没考上的责任推到“考生太紧张”上,是最常用的伎俩。就这么一偷梁换柱,不管紧张是不是考试失败的决定因素,考生和家长也只能吃这哑巴亏。

  更有甚者,在临考时散播“花钱疏通关系”的言论,一看便知的谎言在那种环境下被传得很邪乎,加上一些托儿作祟,心存侥幸、前仆后继者众。

  为了梦想也好,为了艺考能让高考很“易考”也罢,孩子们纷纷选择艺考,可以理解。某些培训机构或许碰巧可以给我们一张通向象牙塔的“合格证”,可这种“碰巧”得有多巧才能碰到?

  眼下,艺考大幕徐徐拉开,选择艺考培训班要慎之又慎,切不可因为某些培训班那一石激起的内心波澜而自乱阵脚,用高考的成败做赌注。否则,不仅搭上时间、金钱和精力,甚至赔上原本用文化分就能上某个高校的可能性。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