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购租并举能否避免住房过度金融化
洪乐风
//m.auribault.com 2016-05-06 来源: 京华时报
分享到: 更多

  政府调控要在关键节点、关键地区上稳定民众预期。只有实打实的“租房红利”,才能让大家从容地根据自身财力理性选择,才能让披上金融面纱的房地产“素颜示人”。

  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到底租房划算还是买房幸福?这是困扰不少人的难题。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从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措施的角度,给出了一份理性的破解方案。会议指出:“实行购租并举,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加快改善居民尤其是新市民住房条件。”

  购租并举的提法,首次亮明了政府对住有所居的态度与责任,既给青年群体一个稳健的预期,也为住房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更重要的是,在去年以来又一轮特大城市房价快速上涨的背景下,“购租并举”有利于将商品房的“商品”属性、居住用途“拉回来”,从而避免住房金融化、房地产行业泡沫化。

  这么说,决非危言耸听。当前特大城市热点区域的住房交易,正逐步脱离购房者的原始目的。比如,某些旧城区的“学位房”动辄一二十万元每平米的价格,远远超出更优品质的租赁住房。很多人蜂拥而上购买“老、破、小”,决不是为了自己住,一方面是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另一方面更是瞄准了“预期收益率”,只待孩子毕业转手一卖,便可轻松翻番获利。这正是投资品而非商品的逻辑。

  然而,这种“击鼓传花”的货币游戏,注定难以持久。倘若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此,不仅会误伤庞大的“刚需”群体,还将大幅度削弱普通商品的购买力,伤及实体经济的根与本。因此,让住房回归居住的本意,永远是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第一目标,同时也是“去库存”的深层次含义。即将开展的对房屋租赁市场的完善,包括对相关企业的扶持、财税政策的激励、商业用房纳入房源等,目的均在于此。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条件是什么?满足群众住房需求是重要一环。再次重申这一点,才能从根本上排除城镇化的虚拟化、房地产市场的金融化,让实实在在的人居环境的提高与改善,增进广大群众、尤其是住房困难群体的获得感。同一天,深圳宣布计划三年推出两万套“青年公寓”,就是让居住条件的改善稳住毕业生的心,让他们能心无旁骛地施展才华。

  再好的政策初衷,也可能在落实中打折扣。无论货币补贴如何体现公平,还是户籍政策对公租房分配的影响,以及财税、金融政策在各地的差异化等,都需要在实践中先试点、再铺开,不断试错、多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特别是,政府调控要在关键节点、关键地区上稳定民众预期,否则“先租后买、早晚后悔”仍会困扰年轻人。只有实打实的“租房红利”,才能让大家从容地根据自身财力理性选择,才能让披上金融面纱的房地产“素颜示人”。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