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广州日报:雪中送炭,让困难群众过个好年
练洪洋
//m.auribault.com2015-02-13来源: 广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政府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两个方面:其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其二,不断完善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

  “三公消费”下降了,财政有“余粮”了,下一步就要想办法,如何将它用到民生保障刀刃上。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开展困难群众排查,继续落实好社会救助和精准扶贫政策,尤其要确保受灾群众冬春救助资金及时足额到户,安排好高寒、高海拔地区受灾群众和在帐篷内越冬群众的基本生活,多做雪中送炭暖人心的事,决不能口惠而实不至。

  “多做雪中送炭暖人心的事”。逢年过节,给困难群众送温暖,让他们过一个好年,体现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也是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优良传统。“决不能口惠而实不至”,则是一个善意的提醒。就在本月初,西安市雁塔区长延堡街道办总工会给辖区一些困难职工每人发放了1000元慰问金,可是,2位困难职工的慰问金还没“捂热”,就被工会组织员从中各收回700元,这就是典型的“口惠而实不至”。虽然,这位工作人员及相关领导事后受到了处分,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却不容易消除。

  这种怪事并非第一次发生。2012年春节,某地领导慰问环卫工人,给集中起来的几十名工人每人发了300元红包,领导前腿刚走,环卫部门负责人立即将红包收回。更有甚者,某地一位女士浏览当地政府网时发现,在当地街道办宣传节日送慰问一文中,提到自己的名字,而她并没有收到类似慰问,一怒之下她将街道办告上法庭。说到年终慰问,公众都能凭着记忆复原这样的一组镜头:官员、随从、记者等一群人,拎着一袋米、两瓶油、一床被子,走进五保户、贫困户家中,受慰问群众满脸笑容,千谢万谢。千篇一律,年年如是,别说公众开始皱眉,“主角”也不胜其烦,一位“天天干这事”的官员就曾对媒体抱怨,这基本上可以说是形式主义。

  一袋米、两瓶油、一床被子也能解决贫困群众一时之急,不能说徒劳无益,只是从更精准、更有效的高度审视,访贫问苦、助残恤孤,还可以做得更温暖、更贴心、更有效。正如致富门路千万条,穷的原因也千差万别,有的是缺乏劳动技能收入低,有的因找不到工作没有收入,还有人因病、因灾致贫……面对贫困的不同成因,如果能了解清楚,对症下药——譬如给因病致贫的群众办医保、交医保款;将无人照顾的老人送进公办养老院,岂不是比送一袋米、两瓶油、一床被子,照一张慰问相更有意义?

  更进一步,“送温暖”一类的救济慰问力度再大也是扬汤止沸,而非釜底抽薪。政府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两个方面:其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那些因劳动技能偏低与就业不足而致贫的群体,政府该把更多的心思放在提升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劳动环境,提升待遇水平上;其二,不断完善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织密社保覆盖网眼,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这才是最有效最可靠的保障。譬如重特大疾病医保制度,就能有效缓解因病陷入困境群众的“不能承受之重”。广州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的大病医保政策,将城镇居民医保及新农合合并,惠及近500万参保人员,这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保障。

  现如今,“三公消费”下降了,财政有“余粮”了,下一步就要想办法,如何将它用到民生保障刀刃上。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