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反腐需要一把环形锁
//m.auribault.com2014-02-18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分享到: | 更多 |
去年以来,中央和各地出台的一系列禁令让整个社会风气净化了许多,不少部门的作风得到了很大改进,送礼行贿、铺张浪费情况收敛了不少,但在个别地方,这种现象没有杜绝,而是以更隐蔽的方式存在。
显性行贿正在逐渐消失,这是中央禁令取得成效的表现。但不能排除个别地方、个别部门的新型行贿、受贿方式的悄然兴起,不在星级酒店吃喝、转战农家别墅,这说明高压之下行贿受贿的土壤依然存在,也说明反腐是场持久战。
从公职人员自身来看,正确理念的树立成为遏制其腐败之源。每个掌权者要有三问:权从何来,权为何用,权的限度。较之其他方法,在思想源头上的遏制,最为简单有效。但主观的变化具有隐藏性,跨出红线,越权、滥权的行为,还需要制度上的客观规定对其限制。
财政控制是较为关键的方面。接待费、会务费、差旅费,费费都不低。出门五星级,一桌上万块,是以往常见的现象。如今中央对会议费、培训费等均已制定了相关标准,切实落实是要事。政策之后当有执行力与监督力,更要严防部分贪腐者换法图利。
如果说把控经济源头是从贪腐者角度来反腐,那么流程的标准化和规则的透明化则起到了双向作用:贪腐者无机可贪,行贿者无缝可钻。当前,个人事务性工作,例如办证、签证都已有较为严格和透明的流程,但是项目的设立、审批等却还没有公开的标准,或者没有细化的标准。标准若不够具体不够透明,则处处都埋着权力寻租的地雷,收利、送礼的现象也有继续发生的可能。
腐败是一条利益链,而反腐则需要一把环形锁。中央加大反腐力度,初见成效,那么如何巩固成效?理念、制度、标准,条条把控,各方配合,环环监督,才能让贪腐现象淡出社会,让改头换面的行贿新法不再成为禁而复始的新惯例。
编辑: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