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爱的背后是父母无法忍受分离的焦虑
叶青
//m.auribault.com2016-09-02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9月,又到了开学季。每年的这个时候,父母和孩子的分离,是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常见的话题。对一些同学来说,之前的衣食住行都依赖父母,很不习惯独立生活,也有一些同学,为如何摆脱父母的关心而烦恼。

  微微正面临这样的烦恼。妈妈每天早上会给她发微信,叮嘱她吃早餐,中午给她发微信,叮嘱她午睡,晚上给她发微信,询问她这一天过得怎么样,甚至关心她每天穿什么衣服,梳什么发型。微微说,她当初报考北京的大学,就是想过一种没有父母管束的生活,能够自由一些,独立一些。“现在妈妈这样管束我,让我觉得很无奈,想反抗却又不忍心,怕她伤心,但这样真的让我觉得快窒息了。”

  像微微妈妈这样深爱孩子的父母,真的不是少数。每年大学开学季,也被戏称为“送学季”,很多家长不远千里送孩子上大学,箱子爸爸扛,书包妈妈提,陪着孩子报到,很早就预定了酒店。每年的这个时候,大学周边都是一房难求。有的父母为了照顾孩子,甚至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准备陪读。不能陪读的父母也是拿起电话就放不下,关心孩子吃了什么,穿了什么、钱够不够用,千叮咛万嘱咐。面对大学的新生活,父母比孩子还要焦虑。很多父母一边时时刻刻为孩子操心,一边还抱怨:我这孩子什么时候才能独立啊?

  是啊,孩子什么时候才能独立呢?那一定是先有父母的独立,才有孩子的独立。

  孩子长大了,渴望有独立空间,去尝试不同的生活,拥有自己的力量,这是一个生命成长的必然规律。人,终其一生,就是要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自由、独立的个体。在心理学家看来,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自己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父母就越成功。很多家长意识不到,在他们心中,孩子永远是小孩子,哪怕已经18岁,还像对待小孩子那样对待他,仍然不放心。在爱的背后,实际是父母无法忍受分离的焦虑,是父母心理上没有独立,还需要依赖孩子。

  有的父母,生活重心常年围绕着孩子,孩子上大学了,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了,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有的父母不愿意相信,离开自己,孩子也能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孩子的独立意味着自己失去了掌控,内心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还有的父母,习惯了有孩子的陪伴,孩子离开家,仿佛失去了一种可以依赖的关系,觉得非常孤单……很多时候,父母心理上的独立并没有那么容易,让父母学会搁置对孩子的牵挂,重新建立自己的生活模式是需要时间的,但我们必须承认,要给予孩子健康的爱,父母必须承受这份不舍和孤独。

  心理学上有一个分离个体化的概念,第一个分离个体化的发展时期是0~3岁,第二个分离个体化的发展时期是12~18岁,就是青春期的分离个体化。第一次分离,孩子感觉到自己和父母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但仍然生活在一个家庭里。第二次分离,孩子要开始慢慢从原生家庭,即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家庭里面出来,独立走向社会。这时候孩子开始有一个意识,想要有独立的空间,重新建构一个独立的自我,害怕被控制,失去自主性,希望和父母保持距离。当孩子完成个体化的时候,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自己真的可以离开家庭了。比如自己选择高考志愿,做好准备离开家,有的学生会希望离家越远越好。如果要培养一个健康独立的孩子,这时候首先需要父母内心有一种独立的力量,想办法把孩子推出去,告诉孩子:你长大了,要成为你自己,为自己负责。

  在青春期分离与个体化的阶段,一个恰当的父母角色应该是:有进有退。当需要孩子自己去担当的时候,就退出来;当孩子需要父母支持的时候,就进一步,表达父母的爱:我们永远会在这里,会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予你鼓励和支持。尊重孩子的想法,尝试理解孩子的困扰,鼓励孩子自己去探索解决方法,与同龄人建立沟通,提供建议并愿意让孩子自己作出决定。

  孩子来源于一个家庭,也能独立于一个家庭。在一个健康的家庭里,家庭成员既能保持一定的感情联系,又能保持一定的距离,让我们与孩子享受亲密的同时,也允许孩子成为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空间。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