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手机忍者”是难能可贵的自律测试
前度郎
//m.auribault.com 2016-04-22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更多

  如今“低头族”随处可见,身处校园的大学生也一样:上课忍不住玩手机,下课后更是抱着手机不撒手……近日,重庆三峡学院发起一场特别的活动——21天无机行动。只要参加活动的学生坚持21天课堂上不玩手机,就算挑战成功。目前,该活动已过一周,400名参与学生还有103名坚持挑战。

  手机依赖的严重程度,远比想像中还要严重,除了少数“看手机而出现意外死亡”的极端案例之外,最普遍的状况还是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障碍。当人把所有的心思,都集中在手机后,就会漠视身边人的存在,并对他们的情感需求和交流诉求置若罔闻。于是人与人之间就缺乏真诚的沟通,彼此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大,被手机深度绑架的现代人,则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人际关系。于是,亲人的相聚也好,朋友的欢聚也罢,手机都无一例外地成了主角。

  从专业的角度看,手机依赖症其实是种病。此症落脚于个体,然最终体现于群体。因而其既是一种个体病,也是一种社会病。欲治社会病,先治个体症。因而基于手机依赖症的危害,以及如何摆脱其束缚的尝试,就有了众多的民间性尝试,比如有个体“关机三天”的试验,也有部分人“寺庙静心”的体验,还有同学会、战友会或者亲友会之际,彼此达成的“聚会不准玩手机”的互相协定。“手机忍者”活动的开展,仅仅是众多民间活动的组成,不过这种基于“从学生抓起”的活动,依然有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

  摆脱手机依赖症的痛苦,在诸多试验中已然得到了验证。很多人初期表现出的烦躁不安,也足以表明“病态”的严重性。400名参与试验的学生,目前仅余下了103人还在挑战,足以说明绝大多数人,已经被手机深深捆绑而难以自拔。不过,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人能够坚持下来,他们的超强自律性也值得点赞。

  作为一种自律性的测验,“手机忍者”活动无疑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契机。推而广之,比例的高低也足以证明,样本范围内,学生群体的自律性还差强人意。在手机的自我控制上如此,在其他领域也好不了多少。当一个人缺乏基本的自律意识,无法控制自身的行为,其后果显然比患了手机依赖症更为糟糕。

  事实上,放诸现实来看,缺乏自律性已成为一种社会隐忧,并对群体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社会暴戾化倾向越来越严重,个体极易成为“愤怒的小鸟”,以至于言行往往僭越道德与法律的边界,给别人的权利造成巨大的伤害。从快递小哥被掌掴,到女子打折被拒带人连扇店员五六个耳光;从消费签章被拒当场打死老板,再到市民在公园内遛狗被劝当场打断保安肋骨……图一时之快的“当事人”,哪一个不是因为“控制不住自己”所致?即便有刚性的法律,有传统的道德约束,却依然无以遏制莫名的冲动,自律力的孱弱已然相当宽泛。

  故而,解决手机依赖的问题还需要“从本源抓起”,提高一个人的自律性离不开“久久为功”。外界的辅助与引导固然重要,不过出于对自律不足危害的认识,从自身做起才是解决问题的“王道”。 “手机忍者”是难能可贵的自律测试,既给测试者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和触及心底的感触,也足以引发社会和全民性的反思。如何以此为参照,进行一番自我的审视和评价,通过举一反三和辩证思考,从而对现象背后的本质有更深的认识,应是当下每个人面临的共同任务。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