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1元硬币化”应减少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陈广江
//m.auribault.com 2016-03-16 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 更多

  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近日发布通知称,1月1日起,山东省在青岛、枣庄、济宁、临沂、日照5个城市进行“1元券硬币化工程”试点,停止向商业银行投放1元券纸币,转由硬币替代。据悉,1元硬币化是全国性的统一安排,将逐步在全国推广。记者调查称,1元硬币化在北方推广不容易。(3月15日《北京青年报》)

  从完善货币流通体制、与国际接轨、节约成本、经济发展等多个角度看,小额货币硬币化是大势所趋。1角、5角纸币退出后,轮到1元纸币了。但因各地硬币流通状况存在较大差异,1元硬币化注定是没有时间表的长期工程。过程中,如何尽量减少对百姓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是各方需要面对的问题。

  尽管硬币有流通寿命高、方便使用、净化流通环境、节约资源等优点,但地区使用习惯存在明显差异也是不争的事实,在北方一些地区硬币不受待见,往往“沉睡”在储蓄罐里。一度流行的说法是,北方人偏爱纸币,南方人偏爱硬币,原因为气候差异。还有说法是,北方人爱面子,忌讳“穷得叮当响”,爱用纸币。

  推广1元硬币化主要目的是提高现有硬币的使用率,但由于地区差异,可能带来两种结果:一是“硬币荒”,特别是超市、菜市场等;二是小额货币“倒流”,即回笼的量远大于投放的量,大量硬币“沉睡”,特别是在农村。据报道,多年前,央行济南分行曾在1年内投放34车皮1元硬币,但山东全省还是奇缺硬币。

  一方面,小额货币在市民生活的作用不可替代;另一方面,某些地区硬币流通不足造成“沉淀”,这种情况下推广1元硬币化工程,超市、餐馆、公交、医院等会面临硬币短缺的尴尬,势必会给百姓生活造成一定麻烦。而且,若不解决硬币流通不畅的问题,即使加大硬币投放量也可能效果有限。近些年,一些城市出现“硬币荒”并非偶然。

  如何让1元硬币流动起来,而不是藏着储存罐里,是1元硬币化工程必须面对的问题。市民的生活习惯要改,但有一个过程;商家可以逐步推行刷卡消费,减少找零。而银行以及相关部门应承担更大责任,推广硬币就应让百姓感受到使用硬币的方便,而在很多地方,1元硬币除了坐公交和地铁,其他方面显不出优势。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公共设施的不断完善,当生活中越来越需要1元硬币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进入小额货币硬币化时代。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