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GDP“区间目标”,是目标更是任务
洪乐风
//m.auribault.com 2016-08-11 来源: 京华时报
分享到: 更多

  上半年有些“吃力”的地方,不妨静下心来看一看和自己发展基础、区位条件都差不多的其他小伙伴。

  各地上半年的GDP增速陆续出炉,一份份成绩单有喜也有忧,有的西部后发省份成绩傲人,有一些地方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在这年中关键节点,盘点得失,在对比中分析一下原因,压力才能转化成动力。毕竟GDP增速的“区间目标”也是目标,更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道理很简单,GDP本身快一点、慢一点并不直接联系民生,而一旦滑出了合理区间,便会影响到收入与就业,更会牵连到区域金融稳定、社会稳定。因此,中央在要求不唯GDP论英雄的同时,也反复强调底线意识、风险意识,说到底就是要树立起民生安全线的观念。这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可能说起来不是很严重,而在相对落后的地区还是要多讲发展才是硬道理。

  比如,各界关注比较多的东北经济,最近一段时间起色较为明显,各类指标有所回升,整体上压力有所缓解,对比之前企业经营困难与民生焦虑,各方面状况也随之改善向好。其实,我们所处的特定发展阶段也证明了这一点,就业与收入依然是幸福感、获得感的主要支撑。有的传统资源能源城市,转型比较成功,在服务业、现代互联网产业兴起后,人留得住,住得也舒坦了。

  所以,各地治理者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同时,必须认识到“五大任务”与稳增长的硬任务不仅不矛盾,而且互为表里。比如,有的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库存若再不有效消化,产业上下游必将受到抑制。再比如,产能化解得体也会释放出大量购买力,促进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有机对接。把握好这些调控的辩证法,就不能孤立、片面看待宏观政策,更不能僵化、选择性执行。

  尤其是对上半年“发力”中有些“吃力”的地方,不妨静下心来看一看其他的小伙伴。有的地方和自己的发展基础、区位条件差不多,可是增速、质量、包括民生改善为啥高出一截?其中可能有偶然性的产业机遇、资金注入,但也一定有必然性的方式转变、改革攻坚,从而放大了原有的生产力、激发了更多的活力创造力。这正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害所在。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在发展的硬道理、硬任务面前,“干”始终是让企业利润厚起来、让民众腰包鼓起来的真理。干部、干部,就是需要先“干”一步,把中央的政策一招一式、因地制宜,落实在改善企业状况、增进民生福祉上。调动起各级干部“干起来”的积极性,下半年GDP增速与质量、结构、效益的成绩单才能华丽丽更好看。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