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只有对“老赖”处处设限,真正戳到其痛点,才能改变失信收益高于守信收益的畸形现象,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的出现
“老赖”的路越走越逼仄,日子也将越来越难过!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旨在加快推进对失信被执行人跨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建设,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工作体制机制,让“老赖”们无处遁形、寸步难行。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与法治一道,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两大基石。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的存在,冲击着法律的权威,挑战着道德的底线。倘若听之任之,必然导致社会诚信缺失、价值观念扭曲、市场秩序混乱。
制度管用,方可让失信者寸步难行。《意见》注重制度设计,提供行动指南。其规定的11类37项惩戒措施,涉及的领域涵盖了国家管理与市场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从政治待遇到社会荣誉,从市场限制到日常监督,从消费领域到刑事力度……每项惩戒措施都极具威慑性,一张针对“老赖”的天罗地网正越织越密,使其躲不过、溜不掉、跑不了。
只有对“老赖”处处设限,真正戳到其痛点,才能改变失信收益高于守信收益的畸形现象,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的出现。“老赖”不能入党,不能担任公职,不能从事食药行业工作,不能乘高铁、坐飞机、住星级酒店……《意见》通过精细的制度设计,将看不见的诚信与看得见的生活体验直接挂钩,让失信的后果变得透明。加大对“老赖”的惩戒力度,使其因“出不了门”而现出原形;让“老赖”公之于众,使其因“丢不起人”而改过自新。如此一来,方能标本兼治,使“老赖”越来越少,让守信从一种外在规约变成一种内在自觉。
对“老赖”进行信用惩戒,光靠法院孤军奋战、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多手段联合行动、群起攻之。不守信用案件增多,“老赖”规避法院执行的手段翻新,打击难度越来越大。单靠法院一己之力以及传统的处罚手段,对付“老赖”力不从心、捉襟见肘。只有当法院与公安、民政、住建、财政、金融、税务、工商、安监、证券、科技等部门通力合作,借助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做到信息共享,联合惩戒,全面覆盖,才能真正构建起“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体制和机制,让“老赖”立马变老实。
当失信的后果越来越严重,守信的“含金量”越来越足,是否诚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就越要把信用惩戒纳入法治轨道,做到公平公正。也就是说,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要严格遵照法律法规实施,不能随意处置;法院要建立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审核纠错机制,确保名单信息的准确规范,避免“误伤”;明确风险提示与救济,完善失信名单退出、惩戒措施解除机制,让失信者自我纠错、修复信用,更好地重新融入社会。联合惩戒与权益保障双管齐下、有效融合,让死性不改的“老赖”无路可走,为改过自新的失信者留有出路,才是对付“老赖”的好办法。
朱永华:惩戒失信需要全国联动2014-10-20 |
张国栋:治理公职老赖不能仅靠曝光2014-11-05 |
薛家明:治“老赖”,需要“信用立法”先行2015-07-23 |
治理“老赖”要打“七寸”2015-11-09 |
宋广玉:治“老赖”要打“七寸”2015-12-03 |
许 辉:惩戒信用“老赖”:再严也不为过2015-12-03 |
邓海建:点赞北京朝阳法院对“老赖”发出“...2016-01-05 |
吴学安:让失信黑名单成为治“老赖”的利剑2016-01-07 |
“老赖”的成本越来越高了2016-01-07 |
把“限制消费”升级为“限制赚钱”2016-08-0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