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动员社会力量,倡导社会组织和广大网民共同抵制网络恶俗炒作,广泛深入开展揭批,形成对网上恶俗炒作人人喊打的舆论氛围
9月9日下午,中央网信办组织召开“遏制网络恶俗炒作现象”专题研讨会,研究如何揭批和遏制网络恶俗炒作现象。中央网信办副主任任贤良主持会议并讲话(9月11日中国网信网)。
网络恶俗炒作的危害显而易见:破坏网络传播秩序,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消解主流意识形态,触碰网络文明的底线。如果任其发展,将严重污染网络空间,对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的确,当前网络恶俗炒作现象尘嚣日上,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一些所谓“网红”为吸引粉丝,利用直播平台以低俗、色情等内容吸引网民关注;一些直播平台不履行主体责任,给恶俗“网红”提供传播平台,甚至为其推波助澜;前段时间相关部门查处的一批网络恶俗炒作案件触目惊心、令人咋舌……
认真思索不难发现,网络恶俗炒作的根源在一些人的思想上:一些人为了出名、搏出位、成“网红”不惜牺牲个人色相;一些人以网络直播为谋财手段却不计影响和后果……可以说,是名利的驱使,让一些人愿意参与网络恶俗炒作、敢于参与网络恶俗炒作。但是,网络恶俗炒作现象的形成更与网络直播平台履职不力,相关监督监管体系不健全、不完善有关。正是由于主体责任履行不到位、监督监管不到位等客观因素,才给网络恶俗炒作提供了滋长和蔓延的空间。
说到底,是投机出名成风和监督管理的不到位两大方面原因,共同成就了网络恶俗炒作之风。因此,在遏制网络恶俗炒作上,应增强针对性,瞄准问题症结,辨症施治,以期取得良好效果。既然网络恶俗炒作的原因主要来自两大方面,那么,就有必要从两大方面入手,加强治理。
一方面,要采取德治手段,加强对网络道德、网络伦理的修复和重建。首先,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在“线上”加大对网民网络道德教育,强化对网民网上行为的引导,用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充实网民的头脑,逐步建立起格调高雅、情趣健康的网络生态、网络伦理;其次,在现实生活中要加强公民公共道德的塑造,针对网络生活中出现的各类恶俗炒作,开展一系列的网聚正能量活动,从“线下”涵养健康的网络生态。
另一方面,要祭出法律手段,对网络恶俗炒作进行打击和治理。首先,动员社会力量,倡导社会组织和广大网民共同抵制网络恶俗炒作,广泛深入开展揭露和批评,形成对网上恶俗炒作人人喊打的舆论氛围;其次,有计划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网上恶俗炒作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再次,强化责任落实,严格把住恶俗信息网上传播的关口,让相关网络直播平台照章办事,不违规、不逾矩;四是相关部门应各司其职,形成综合治理网上恶俗炒作现象的工作合力。
总之,只有抓好德治和法治“两手”,且“两手”都硬,敢于发声、敢于亮剑,明晰职责、统筹联动,依法依规加强监管,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住网络恶俗蔓延滋长的势头,才能最终形成清朗的网络空间。
新华网评:社会责任:互联网企业抵制有害信...2014-02-19 |
文汇报:还网络舆论民声本色2014-04-15 |
余丰慧:解决企业融资难要标本兼治2014-08-01 |
王云帆:郭美美式“坏名声”不应再有市场2014-08-04 |
唐 伟:对校园暴力不能以“恶作剧”视之2015-06-23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红”2016-02-02 |
向低俗的网络文化果断说“不”2016-06-16 |
别让网络狂欢伤害法治尊严2016-06-22 |
遏制网络恶俗传播不能手软2016-07-29 |
微论2016-08-0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