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庹新岗:爱心并非过剩 只是需要更新观念
//m.auribault.com 2015-11-25 来源: 长沙晚报
分享到: 更多

  2007年,为帮助贫困学生,四川攀枝花米易县得石镇中心校在网上发帖,希望网友能为孩子们捐赠一些御寒衣物,很快,爱心衣物就从四面八方寄来,为学校解了忧。8年来,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一直没有停止,学校收到的衣物越来越多,但这却让学校犯了愁。(11月24日《华西都市报》)  

  有媒体将这则新闻,打上了“爱心过剩”的标签。对此,笔者不这么看。事实上,在任何一个年代,爱心都是一种美德,只会越多越好,不存在过剩的问题。眼下,之所以出现受捐者为爱心所累的情况,更多还是我们表达爱心的方式有欠缺。

  首先,煽情式的网上捐赠,固然可以让发帖求助者迅速得到帮助,但往往也会陷入到一种盲目的情绪当中。我们经常看到,当一则求助帖成为热点之后,会收到大量的捐赠,可这种只追热点,不求实效的做法,可能会让爱心溢出来,产生一些负效应。新闻里,旧衣物囤积,此前媒体报道的一些案例中,善款大大超过实际需求都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即将出台的慈善法就个人募捐进行了规范。而眼下最需要做的,则是爱心人士在捐赠之前,应先核实一下情况。打个电话,虽只是举手之劳,但也是避免爱心过剩、见效最快的方法。

  其次,慈善不是施舍。给一个小学生捐女士大衣、文胸,或者拿一些明显气味大、污渍多的衣物给别人。这样的行为,很难称得上是合格的捐赠。因为,在成熟的慈善理念中,捐赠之前,需要换位思考一下,自己能不能穿,穿上后会不会舒服。如果自己都觉得太脏、太邋遢,那么又何必把这种所谓的爱心“捐”给别人呢?

  此外,人们为什么宁愿选择用直接捐赠的方式来表达爱心,恐怕也要进行反思。我们都知道,应该把慈善交给专业的人和团队来做。可往往,一些慈善机构出现的丑闻,会让大家担心自己的爱心被人中饱私囊。所以,更新慈善观念,同样需要让人们看到,一个健康、透明的慈善产业正在为爱心奔波。将慈善事业进行一番升级,想必发生在得石镇中心校这样“爱心过剩”的情况,概率会大减。因为,相比于个体的盲目,慈善组织的办事效率无疑是最高效的。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