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双11”不只是一场购物狂欢
庹新岗
//m.auribault.com 2015-11-12 来源: 长沙晚报
分享到: 更多

  据《长沙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今年“双11”火爆依旧,交易额屡创新高。同时,也有了一些新变化。比如,从10月下旬开始,北京的油漆工们就在为超过1万辆快递车刷上天猫LOGO。一时间,油漆工成为稀缺人才,收入翻着番地往上涨。还比如,11月10日晚,继天猫与湖南卫视联手打造的“天猫双11狂欢夜”后,京东也不甘寂寞,与央视、灿星合作推出了京东版的“双11‘京’喜夜”晚会。晚会上娱乐大腕云集,给粉丝们奉献了两场视听的饕餮盛宴。

  在人们的刻板印象里,油漆工不太会网购,娱乐明星不屑于网购。按理说,其与“双11”没太多交集。可如今,他们也能从中分一杯羹。不知不觉,“双11”作为一个重要的消费节点,已经不止是电商制造的购物狂欢,它正逐渐改变着我们周围的社会生态。

  当然,这还只是外围借道生财的。与往年相比,今年新加入到“双11”网购的人群,多了不少。一方面,它已经呈现出些许国际范儿。今年天猫新增了一大批国际品牌和零售商,以吸引更多的中等收入消费者。另一方面,随着今年阿里巴巴“千县万村”、苏宁云商集团布局物流网、京东电商进农村等战略的相继推进,广阔的农村市场迎来了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双11”。联想到最近,农业部推出一份专门培训方案,准备用3年时间教会农民上网。未来,农村市场将是网购的一块重要拼图。

  所以,笔者以为“双11”不存在后劲不足的问题,而是要思考如何挖掘“互联网+”这块富矿。今年,为了提升业绩,一些电商延长了特价商品的预售期,这样做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终归还是在原来的路径上打转。如果电商仍只紧盯着交易额的数字不放,可能会越来越固步自封,最后困死局中。而寻求破解之道,我们不妨将“双11”与旅游黄金周进行类比。

  同样是刺激消费的节点,黄金周经历前几年的异常火爆,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发展相对平稳的时期。人们的出游理性有了明显提高,旅游业也在逐渐规范。同时,由于民众的休闲意识增强,带薪休假制度被逐步落实、出国游大热等等因素,黄金周身上过多的压力正逐渐被稀释掉。从表面上看,最近两年黄金周的各项数据,已经没有头几年增长得那么显眼,可实际上,其背后是已经逐渐成型和成熟的旅游大市场。

  黄金周的变迁轨迹,或许可以为“双11”下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与7天黄金周相比,“双11”时间更短,只有1天。在这1天的时间里腾挪,好比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摆不开阵仗。井喷式上涨,终究不会成为长久状态,而要有一个更加理性、健康的业态,就需要企业自身拓展与其他行业、领域的联系,延长产业链条。比如,今年,天猫与湖南卫视合作办晚会,阿里巴巴收购优酷土豆、涉足医疗领域等举措,都说明,“双11”只是其电商和产业矩阵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甚至不排除,发展到一定阶段,“双11”可能会完成刺激消费的历史使命。到那时,其购物狂欢的色彩将被淡化,人们记得更多的是,它背后追求物美价廉、线上线下互动的商业模式创新。

  俗话说,孤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一个成熟的产业,其上下游链条加起来,规模未必比核心业务小。而只有立足互联网,着眼“+产业”做大做实蛋糕,“双11”和网购才能成为经济发展中一个稳定的新兴增长点。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