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高校招生信息及往年数据没有及时传达到考生及家长的手里,必然会给考生及家长造成措手不及与时间紧迫,从而逼迫着他们不得不花高价求助于咨询机构。
高考之后,考生和家长即将面临志愿填报“大考”。从去年开始,我国全面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投档以后,许多考生和家长对填报哪所大学、哪个专业更加“拿不准”了。在这种背景下,高考志愿咨询服务应运而生,“大数据帮你填报上好大学”之类的广告比比皆是,部分“一对一”咨询价格更是一路被炒至数万元的“天价”。(6月12日《京华时报》)
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过去,其在狂赚了几乎所有公众热切关注的目光同时,也几乎调动了所有能够调动的社会力量来为其提供保障。这当然无可厚非,毕竟对于绝大多数人的一生来说,可能只有一次参加高考的机会,而且这一次高考也极有可能决定其一生的幸福与命运指数。
也许正是这种火爆到极致并且几乎达到了全民参与程度的高考热潮,给众多的商家、机构创造了无限的“天价”发财商机。从每天收费近3000元的“高考休息房”,到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前高达7000元每天的“突击式集训”,可谓花样翻新,“商机”无限。而今,又出现了令人更加意想不到的“天价”收费现象,考生及家长向所谓的专业机构咨询一下高考志愿填报问题,咨询费竟然被炒到了数万元的“天价”。
那么,一个个普普通通的高考又为何能够创造出如此多的“天价”商机呢?笔者以为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应该主要有以下两点。
其一,“一考定终身”的观念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转变,甚至还显现出了愈演愈烈的趋势。一方面,在绝大多数民众及考生的心里,还依然将高考作为决定一生命运的最佳路径选择,甚至被许多人视为能够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所以,不论是考生还是家长,都会不惜一切代价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到高考“事业”中来。那么,也就自然难免有商家或者培训机构抓住这种“天赐”良机,进行一年一度的疯狂敛财,于是便催生了“天价高考房”以及天价考前集训班。另一方面,社会所提供的成才与就业渠道过于单一,逼迫着家长与考生不得不将“宝”全部押在高考上。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仍然不得不承认,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依旧普遍存在于就业季的各种招聘过程当中。
其二,高考志愿“天价”咨询费的产生不能全部归罪于考生与家长。尽管考生与家长也想通过正规而且专业的渠道,来增加自己的“胜算”与“把握”,并且为此而花点咨询费也能够被人们所理解。但问题是,这些所谓的咨询机构又是凭什么敢于要出数万元的天价呢?笔者以为,其根本原因还在于被咨询机构当作“噱头”进行炒作的高校招生信息及往年数据没有及时传达到考生及家长的手里。本就对高考填报志愿门路不甚清楚的考生与家长,手里再不掌握高校历年来的相关招生数据,或者是这些相关数据直到高考志愿填报之前才急匆匆被有关部门及高校发布出来,则必然会给考生及家长造成措手不及与时间紧迫,从而逼迫着他们不得不花高价求助于咨询机构。
可见,并非是考生与家长们多么愿意为了填报高考志愿而花费上数万元的咨询费用,而是那些本该早早面世的相关信息与数据来得太迟了。
新京报网高考英语改为社会化考试可行否2014-05-19 |
曹 林:高考替考,应吃药的绝不仅是河南湖北2014-06-19 |
对“医二代”不学医不必惊讶2014-07-22 |
杨朝清:父母的焦虑点燃了“高考经济”的虚火2015-05-28 |
赵志轩:高考作弊成状元折射权力任性2015-12-29 |
超半数幼儿学英语,为何还有那么多聋哑英语?2016-05-17 |
网络排行,为何惹人提防2016-05-20 |
谁来拯救高考工厂里的“浮士德”?2016-06-06 |
高价培训难供高校自主招生好苗子2016-06-12 |
天价志愿咨询费折射招生信息不够开放2016-06-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