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学会对建党的贡献-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RSS

理论

文献

新民学会对建党的贡献

宋克祥
2020-05-08 10:05:29  来源: 学习时报
1918年4月,在毛泽东、蔡和森等倡导下,新民学会在长沙湘江之畔蔡和森寓所成立。毛泽东、蔡和森领导的新民学会历经国内外探索实践,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组织人才基础和斗争实践基础,作出了贡献。
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宗旨
作为一个学术进步团体,新民学会初创时定期举行会议,讨论各种思想问题和国内外形势,探讨中国的去向问题。已到北京大学教授伦理学的杨昌济传来留法勤工俭学招生的消息,开启了新民学会会员赴京筹款勤工俭学、接触进步新思想、踏上人生新路的社会实践。毛泽东主张人才应散于世界各地去考察,不应堆积于一处,各方面的“阵”都要打开,了解当时世界最进步思想学说为中国所用。在这样的思想指引下,新民学会实施“向外发展”与“国内研究”并重的决策,由蔡和森、萧子升带领19名会员赴法勤工俭学,而毛泽东等则坚持留在国内,研究和解决湖南和中国问题,“从事实际进行改造”。
蔡和森在法勤工俭学期间,用执着精神阅读和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一批马克思主义著作,并及时向国内毛泽东、陈独秀写信,系统阐述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创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在1920年8月13日给毛泽东的信中提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9月16日的来信中重申“我认为党的组织是很重要的”。明确提出“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并介绍了列宁组织布尔什维克党的经验、组织机构和建党步骤。他是第一个完整地提出“中国共产党”全称和建党理论的人。
毛泽东等人在李大钊、陈独秀影响下,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著作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经验,实现人生观、世界观转变,迅速转变为一个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1920年11月25日,毛泽东在给罗章龙的一封信中指出:“固然要有一批刻苦励志的人”,尤其要有一种为大家信守的“主义”,“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附”。在1921年1月21日,给蔡和森信中则指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依据”,支持蔡和森提出的建立一个“主义明确、方法得当、和俄一致的党”的主张,认为“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
1920年7月,赴法留学骨干蔡和森、萧子升等在法国蒙达尼公学召开社员大会,一致通过把毛泽东提出的“改造中国与世界”作为学会新的方针,并就如何实现进行了讨论,主张马克思主义和实行俄国革命、组织共产党。1921年1月初,毛泽东在长沙主持新民学会新年会议,讨论通过了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作为学会宗旨和目的,从而实现了一个学术团体向革命团体的转变,这为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在思想上和理论上奠定了重要基础。
下决心“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从1915年9月毛泽东署名“二十八画生”嘤鸣求友开始,经过广泛交际,“集合同志,创造新环境,为共同的活动”凝聚了一批心忧天下、目光远大、意志坚定、朝气蓬勃的有志青年。毛泽东决心“要为全中国痛苦的人、全世界痛苦的人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学会标新立异,除旧布新,充溢着求知欲和开放气息,会员从发起时的十几人发展到70多人,凝聚和影响了一大批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先进分子,特别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传播培养了一大批坚定革命信仰的共产主义者,为中国共产党创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乃至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储备了人才基础。学会的78名会员,其中有37名加入中国共产党,许多人都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卓越的领导人和精英。毛泽东、何叔衡、彭璜等10名新民学会会员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50多名党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入共产党人数最多的进步团体,在党还很弱小的时候投身革命,成为引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道路的中坚力量。
“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新民学会成立后,先后组织湘籍青年赴法勤工俭学活动、发动长沙五四反帝游行示威,成功驱逐军阀张敬尧以及湖南省自治运动。在以上这些斗争和实践中,会员不断接触、研究马克思主义,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成长为有实际斗争经验的、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1919年反帝反封建五四爱国运动爆发,新民学会会员在国内外积极参与到这场运动中,毛泽东、何叔衡、彭璜等在长沙,夏明翰、蒋先云在衡阳,邓中夏、蔡和森等在北京,黄爱等在天津,田汉在日本参与到这场为争取国家主权的爱国运动中。7月14日,毛泽东主编《湘江评论》,大声呼唤:“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成为五四时期最重要的革命刊物之一。《湘江评论》高举反帝爱国旗帜,倡导冲破封建思想束缚、歌颂俄国十月革命,特别是主张“民众的大联合”,指出人民群众运动是改造国家、改造社会的根本方法。“国家坏到极处,人类苦到了极处,社会黑暗到了极处。补救的办法,改造的办法,就是民众的大联合。”这种民众大联合的策略成为后来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即统一战线。许多青年如任弼时、萧劲光、郭亮、夏明翰就是受《湘江评论》影响开始了革命的觉悟、投身到革命运动中去的。
随着广大知识青年和各阶级人民开始觉醒,湖南掀起声势浩大的驱张运动。毛泽东提出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起草罢课宣言,长沙几十所学校13000多名学生罢课,张敬尧下令秘捕毛泽东未成,反而激起毛泽东组织庞大驱张代表团分赴北京、武汉、上海、广州请愿。毛泽东来到北京,在李大钊等指导启发下,利用直系军阀之间的矛盾成功逼走了张敬尧,驱张运动胜利了。
随着许多会员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春新民学会停止活动。1921年6月29日,毛泽东、何叔衡赴上海出席中共一大,随即中国共产党宣告诞生。新民学会解散了,但新民学会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的基础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得到加强和发扬,学会的宗旨“改造中国与世界”也被传承下来。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深刻把握“劳动最美丽”的时代意蕴

    立足于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提倡“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理念。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最美丽”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劳动美学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时代精神的引领,这一理念正在成为我国工人阶级的思想共识和行动逻辑。

  • 做好疫情防控期“共享员工”合法权益保障

    自疫情发生以来,不少从业人员做起了“客串”,厨师进行生鲜分拣,房地产销售送起了快递,酒店领班成为日化厂工人……他们有一个新颖的名字——“共享员工”。这种新型的用工方式,既帮助人力成本压力大的企业渡过难关,又为人手不足的企业一解燃眉之急。通过人力资源的再分配,实现了企业、员工的双赢,发挥了保障民生、促进生产、提升劳动力技能水平、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等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 工伤保险挂钩职业病“黑名单”值得推广

    工伤保险费率挂钩职业病“黑名单”,一方面体现了权责对等原则。被列入职业病“黑名单”的企业,都是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不到位,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发生工伤赔偿风险较大的企业,理应为此承担更多的缴费义务。同时,具有一定的倒逼作用。通过浮动费率这一杠杆,促使广大用人单位积极落实主体责任,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维护劳动者身体健康。

  • 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崭新意蕴与当代价值

    劳动模范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楷模,他们身上承载和彰显的劳模精神一直发挥着引领作用,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精神内涵,充分展现了我国新时代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高度自信,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深刻把握劳模精神的崭新意蕴与当代价值,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良好风尚。

访谈

文献

  • 新民学会对建党的贡献

    1918年4月,在毛泽东、蔡和森等倡导下,新民学会在长沙湘江之畔蔡和森寓所成立。毛泽东、蔡和森领导的新民学会历经国内外探索实践,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组织人才基础和斗争实践基础,作出了贡献。

  • 大别山精神的深刻内涵

    大别山党和军民从当地革命的具体实践出发,探索新的规律和方法,坚持长期斗争,独立自主解决问题,展现了大别山区军民自强不息、排难创新的进取精神和革命智慧,是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最坚实保证。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