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滚动-正文
服务空中战斗力的“第二场站”
——沈阳军区兴城疗养院构建空勤疗养新模式札记
//m.auribault.com2014-02-28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我代表所有的航天员感谢你们,在我们的疗养和训练中,你们提供了优质服务……”和航天英雄杨利伟有同样感受的,还有首批女歼击机飞行员、亚丁湾护航飞行员以及陆海空三军飞行员。近日,沈阳军区对医院(疗养院)系统一项调查显示,兴城疗养院为兵服务满意率位居前列。赢得这个口碑,院长贾锐直言得益于探索建立空勤疗养健康圈新模式。

  新型战机列装部队后,飞行训练强度加大对飞行员身心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面对新情况,兴城疗养院探索保障新模式。该院利用全军软伤疼痛治疗与康复研究中心技术优势,先后与空军第三飞行学院、海军飞行学院等6家单位建立了卫勤保障机制,通过开展定期服务、伴随保障、疗养医疗、人才培养和科研协作等五种保障形式,探索建立一种院内与院外无缝对接的空勤疗养健康圈新模式。

  针对飞行训练体力消耗和心理负荷大,以及因飞行作业的特殊环境产生的外科疾病等特点,该院注重“疗”与“养”相结合,把“航空兵软组织损伤”作为研究课题,创造了集中医经络、物理治疗和现代高科技于一体的“航空软组织损伤”治疗方法。集智攻关开发了“射频靶点消融术”、“臭氧融盘术”和“关节清理术”等8项骨科疾病治疗技术,达到了能因人、因病、因时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全军领先水平,实现对不同机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飞行员的身体素质要求。为最大限度消除飞行员飞行疲劳、缓解飞行压力、增强飞行耐力,科学设置了22项训练内容,创新了9种训练方法。开展飞行员心理研究和治疗,成功运用“军事飞行人员心理健康量表”,探索出立足自然疗养,解除飞行员心理焦虑的疏导方法。此外,他们还将疗养院文化建设纳入战鹰文化体系,建造了军事主题园区,使飞行人员在疗养同时得到心灵滋养。

  为探索一线飞行部队保持和恢复战斗力的新途径,将服务的触角从疗养院延伸到训练场,打造一个覆盖飞行员生命全程的保障网络。他们通过定期选派技术骨干下部队代职,举办训练伤治疗与康复技术骨干培训班,为基层部队培养训练伤防治技术骨干;免费接收飞行部队医生、卫生员进修,提高训练伤诊治水平,实现飞行部队小病能诊、大伤会看,官兵不出门就能享受康复按摩的愿望。利用一线部队常见训练伤病多、病例有代表性、数据采集方便等有利条件,选派科研人员与飞行员同吃、同住、同上训练场,进行跟踪调查。连续4年选派医务人员带着课题到空军场站、飞行学院进行调研,对飞行人员常见病、职业病进行研究探索。目前,已完成《军事训练伤流行病学调查致伤因素分析》、《兴城海滨疗养对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血清铁影响的研究》等军事医学科研课题。围绕航天员训练和疗养展开的系列研究已引起总部关注,为深入探索训练伤防治找到了新途径。

  兴城疗养院政委曹力介绍,该院通过建立空勤疗养健康圈新模式,近年来先后为500多名患有软伤疼痛疾病的飞行人员提供了疾病矫治服务,使16名飞行员延长了飞行作业时间,助5名飞行员重返蓝天,相当于恢复一个歼击机中队的战斗力。 (方光峰 戴 岳)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