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不敢担当,搞平均主义,最终伤害的是老百姓利益
扶贫项目到了村,按人头分配,不管穷户富户,人人有份。一头扶贫驴分给8个人,结果没法养,卖了直接分钱。最近,媒体报道了某地的扶贫闹剧,让人啼笑皆非。宝贵的扶贫资金糟蹋了不说,贫还是个贫,空折腾一遭,啥效果也没有。
不贫的人不能扶,不能搞“你有我有全都有”,在精准扶贫的理念深入人心的当下,这是个1+1=2式的粗浅道理吧?为什么到了今天,还会出现这种低级错误?
非是不知,实为不为。据报道,根子还在有些基层干部“不担事”上。扶贫款下来了,他们嘀咕了:贫富差距不是特大,光给贫困户,其他户有意见怎么办?要跟我打嘴官司呢?甚至纠缠起来、上个访啥的呢?弄不好,就会“等闲平地起波澜”。干着公家的事,却给自己惹是非,讨嫌招怨的,算了,大锅饭,平均分,都过得去;扶贫成效不重要,能当“太平官”,不出乱子才是好。可叹啊,这股聪明伶俐劲儿,没能用在迎着矛盾、攻坚克难上,却都用在绕开矛盾上了。
这种“太平经”,决不能再念。再念下去,“精准”二字就扔沟里去了,精准脱贫就成了空中楼阁了。
首先,扶贫的程序不能废弃。先精准识别、建档立卡,按照贫困程度确定扶贫对象,而后量身定做扶贫措施。先找到贫,后才能扶,精准识别是精准帮扶的前提,决不能大水漫灌。
其次,监管、反馈要跟上。对精准扶贫项目的实施和效果,一定要建立起有效的督察、考核和评比机制,及时纠正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根据反馈情况设计奖惩机制,该奖励的奖励,踏实肯干、做出成绩的优先提拔;该问责的问责,弄虚作假、阳奉阴违的要坚决惩处,做不出成绩的也要早点让贤,让有担当、肯实干的干部来干。
此外,扶贫攻坚固然要取得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但是也不能一味地迎合所谓“民意”,不做引导。比如,有些人觉得扶贫就是干部替我干,还有人希望别做辨别“人人均沾”,这不能照单全收地满足。合理意见耐心听取,不合理意见要坚持原则。毕竟,不讲原则,一团和气,倒是省事了,但最终伤害的还是老百姓的利益啊。
唐 华:海南查处“不干事不担事”干部的寓意2014-10-27 |
余 东:扶贫可别“精准”错了对象2015-10-10 |
携手担当脱贫攻坚的时代重任2016-07-22 |
习近平扶贫观中的方法论2016-10-12 |
在扶贫一线淬炼干部2016-11-01 |
尊重贫困百姓才能真扶贫2016-11-01 |
脱贫攻坚不能只是干部“独角戏”2016-11-11 |
“小马云”的幸运难以复制2016-11-15 |
【新闻观察】“小马云”的幸运难以复制2016-11-15 |
扶贫不能搞平均主义2016-11-1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