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吃苦”,小心“应试”假汝之名而行之
易国祥
//m.auribault.com2016-02-26来源: 红网
分享到:更多

  今天,朋友圈内有一高校公众号(燕窝国闲话)刊发一篇老中医“同病异治”的短文引关注。说的是一患者三次哮喘发作,老中医通过诊脉察舌和问症,根据发病的不同季节及起因,开出不同的处方而治愈。在这背后,是患者后两次发病,自作主张拿老中医上次开出的药方实施“自治”,反而加重病情,不得以回头求诊于老中医。

  联想起近日湖北随州二中女校长《不读书、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一文走红网络,受到主要包括家长在内的网民热捧,甚至包括社会上的老板和官员的点赞。“吃苦”仿佛成了解决某种社会焦虑的灵丹妙药。

  从正面看,“吃苦”成为“网红”,说明人们相信奋斗。但是不可忽视,叫好声中其实存在着家长与学生认知的分裂:“吃苦”成了家长鞭打快牛的正当价值支撑,而很多学生仍然想摆脱苦不堪言的应试压力;也存在着校方要学生努力与高层要给学生减负的冲突。即使是老板和官员与“吃苦”唱合,也不排除管理方的本位倾向。

  “吃苦”,作为一种品质与精神,是我们的国情与所处的时代必须具备的一种正能量元素,它像阳光和空气一样不可或缺。但它不一定是解决某地发展不够、某人进步不大、某学生成绩不佳的首要手段或惟一方法。急需脱贫的贫困户首先不是“吃苦”问题;沉迷于“网红”的青春一族面对“吃苦”会“呵呵”;对于已经很努力,却难以突破瓶颈的人,加力“吃苦”,也可能更加难以自拔。享有丰富继承资源的各色“二代”、或有倾国倾城颜值的美女们,拼本事、比吃苦,只是一种道德追求,并非现实生存所必须。

  方向比力量重要,清醒比努力重要。如果把“吃苦”强加给并非不努力的所有人,有可能物极必反,陷入苦海。无数专家与智者已经告诫:当今中国教育重要的软肋,是让学生像过年一样,胡吃海喝(包括外界硬塞)了许多东西,却少有强健人生的价值营养。细读“吃苦论”,其中孙俪通过“吃苦”,片酬从5000元涨到30万,又涨到85万,这仿佛证明了吃苦的物化价值,又何尚不是金钱价值观的无意诱导。多想提醒一下作者,为何不能从艺人的社会、文化、艺术和精神价值维度上吸引学生呢?

  有位从事过教师和教育管理的朋友说得好,如果置教改大方向、资源均衡、教育公平和若干个体差异于不顾,不加分析没有分寸的广告或施用这幅“苦药”,校内补课、校外补习、题海战术、军事化管理、追求升学率等等应试招数,有可能会在开学之初迅速升温,与高层的“减负”“禁补”新规,有可能再一次形成拉锯。因为很多校长、老师和家长,都可能从“国旗下讲话”中找到一味符合自己需要的饮片。比如,高中无假期,某校补课补到腊月二十九等等。

  像湖北这样马上要回归全国高考的省份,考生过去是在一省内争先,今年就要与全国考生同台竞争。如果说每个孩子都讨厌一个什么都比自己强的邻家孩子,那么,外有衡水中学、内有襄阳五中,在都以刻苦努力著称的压力下,“吃苦”能够保持理性的品质吗?

  好药不仅要对症,还要择时。“同病异治”这篇短文,作为作者的老中医,就特别交待编辑,过了正月十五才能发。对大众认可的风俗有所忌讳,其实是对规律的尊重,更是对人及生命的敬畏。在教育问题上,如果我们有所忌讳,有份尊重与敬畏,这服“苦药”或许就能因人因时施用而有效了。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