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院长访谈录|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于凯江:决胜“攻坚战” 投身“保卫战”-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人物

战疫院长访谈录|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于凯江:决胜“攻坚战” 投身“保卫战”

刘欣茹
2020-04-28 15:26:30  来源: 健康中国

  4月8日,拥有1000余万常住人口的武汉“解封”,时隔76天后重新按下“启动键”;同日,远在数千公里之外,人口只有不到7万人的黑龙江边境小城绥芬河却不得不二次按下“暂停键”。

  据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4月9日上午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8日0时~24时,黑龙江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40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9例)。其中,有39例系通过绥芬河口岸入境,1例通过东宁口岸入境。

  中国边境防线压力陡增。

  “防疫工作还没到喘口气、歇歇脚的时候。”4月10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于凯江接受采访时语气急促地说。据悉,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又多了两个“头衔”:黑龙江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专家组组长、黑龙江省委赴绥芬河市疫情防控工作组医疗救治组组长。

  刚刚结束“黑龙江重症救治攻坚战”后,又马不停蹄投入到“绥芬河保卫战”中的于凯江,“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是认真的。

  2500公里“追凶”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早期,黑龙江省的情况就不容乐观,患者例数在全国排第10名,吉林、辽宁、内蒙古3个地方加起来病例数都没有我们省多,同时,患者的死亡率很高,让我们感觉压力很大。”于凯江临危受命,担任黑龙江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专家组组长。

  不打无准备之仗。虽然彼时黑龙江新冠肺炎患者病亡率已达到2%,形势严峻,但高企的病死率背后的真相仍亟待探究。于凯江不惜体力,用3天72小时跑了2500多公里,“把脉问诊”省内8个重症患者较多的地市,揪出了高致死率背后颇具地缘因素的“真凶”。

  “第一,患者总体年龄偏大,我看到其他省新冠肺炎患者的平均年龄在30岁到40岁,黑龙江省患者的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第二,患者基础疾病较多,很多省合并有基础疾病的新冠肺炎患者占比为40%~50%。黑龙江这一比例高达93%,意味着收治10个患者,有9个患者都有基础性疾病,同时,北方天气寒冷,有慢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比例很高,这更增加了救治难度。第三,黑龙江人对过年的形式还是很看重的,因此,过年期间,有的患者发烧后也不太在意,靠吃点退烧药硬抗,实在抗不过去才去医院,结果24小时内就死亡了,说明患者到医院时病就已经很重了。”

  “应尽早建立一个重症救治中心,集中优势医疗资源,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让这些合并症较多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出现心梗马上就能手术。”于凯江立即向黑龙江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建议,针对黑龙江省的实际,应打破常规,按照“四集中”原则,即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将新冠肺炎患者集中收治到一个综合实力较强的医院。最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群力院区承接了这一使命,并汇聚了来自黑龙江全省13家医院的566名医护人员,据悉,他们中大部分人来自重症医学科(ICU)。

1 2 3 共3页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