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最后一位”滑稽大师的谢幕-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人物

有感于“最后一位”滑稽大师的谢幕

何振华
2019-08-30 16:02:33  来源: 东方网

  94岁的小刘春山近日在沪上安详离世了。“姚周”“杨张笑沈”这一代被誉为滑稽界最后的大师,随着小刘春山的谢幕,进入历史了。

  小刘春山,现在的青春男女几无人识。但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上海,可谓耳熟能详。小刘春山的父亲刘春山,是滑稽鼻祖,独创“潮流滑稽”,20世纪20年代与王无能、江笑笑并列“滑稽三大家”;小刘春山子承父业,曾也红极一时,后改行做了“说书先生”。直到年近九旬,老先生依然活跃在上海滩各个社区文化中心和书场,到东到西,处处客满,大受欢迎。

  2007年整整一个夏天,我追着小刘春山完整听完了他两部书。我在《解放日报》写了一篇评论《珍重这样的“活档案”》。为什么我说要珍重小刘春山这样的“活档案”?其一,老人衣食无忧,年届鲐背,却热衷于“跑码头”,他说他是“多动脑子,活络筋骨”,其实听他说的两部新书题目,非同凡响;《滑稽泰斗刘春山》、《小刘春山沉浮录》,合二为一,就是一部滑稽历史,岂言易哉?!对历史负责之精神,对史迹描述之精到,对人事绍介之客观,遍览坊间同类音像或出版物,如此怀质抱情,独无匹兮。其二,老先生善于创新,别出机杼。说了几十年的评弹,他却一直游离于评弹的主流圈子之外,自嘲自称是“滑稽评弹”,一口沪语味浓的苏州话,弹唱的是“九腔十八调”。不能说他不尊重甚至或缺乏评弹传统根基,恰恰就因为有了他那些时而自然穿插于书中、与故事情节绝妙相合的各种精彩的演唱,对今人甚至后辈已然不知、濒临失传的传统曲目和段子,那是最好的演绎和存真。其三,老先生精神着实可嘉,记忆力惊人。凡是小刘春山的老听客,无不为他在书中对老上海许多人事掌故旧迹如数家珍而拍案折服。联想到近年来一些有关旧上海、老城厢题材的文学和影视作品,能够逼真而生动地体现历史神韵的佳制,实在是凤毛麟角。我当时就说,如请小刘春山来当个顾问,完全有胜任的资格。

  近年来,颐养天年的小刘春山,书是说勿动了,住进了养老院。兴起时他仍会给养老院里的四邻五舍来上那么一段,聊解寂寥。我一直关心的是,他那两部堪为“海派文化”妙注的好书,是不是被及时“抢救”了而能传承下来?

  说到底,世界上是不可能有什么“活化石”的。与小刘春山同父异母的妹妹刘敏,在上海滩,几乎人尽皆知“富贵嫂”,事实上她是从艺六十三年的评弹表演艺术家,她与周孝秋先生共同创作的现代长篇《筱丹桂之死》,迄今也说了整整三十五个春秋。这部书创造了当下网上收视率高居不下的记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此时髦的政治术语,用在刘敏的身上,我并不觉得滑稽;“一甲子书坛耕耘,六十年守正创新”,是对这位阳光的老艺术家最贴切、最生动的写照。一部“悲剧喜演笑带泪”的《筱丹桂》,当年陈云同志誉之为成功的长篇,放到今天的政治语境,用刘敏老师的一言蔽之,这个社会,仍须扫黑除恶,尤应与时俱进。刘敏老师的传统书是《珍珠塔》。“出人出书走正路”,不是空话,什么是传承,什么是创新,且不说姑苏城,放眼上海滩,还有一爿座无虚席的书场么?我想要说的话太多,也能说它几回书了。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国有景区降价莫忽视“隐形门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有关部门将继续“推动国有景区门票降价”。对此,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景区门票减免、淡季免费开放、演出门票打折等政策。

  • 中工时评:美国控枪背后:“枪杀人”还是“人杀人”?

    据美国“枪支暴力档案网”统计,截至8月15日,全美今年已发生涉枪案件3万多起,死亡9000多人,伤1.8万多人。每次严重枪案发生后,要求加强控枪的呼声都会高涨,但最终收到的效果却非常有限。美国控枪难的背后其实有一个根本问题:究竟是“枪杀人”还是“人杀人”?

  • 中工时评:“摸鱼式加班”害员工也毁企业

    如今,不少职工都对“摸鱼式加班”有切肤之痛。明明过了下班时间没有工作要进行,但大家都不回家,而是在单位“摸鱼”耗时间,因为领导没走,谁走就显得自己“不够努力”。而小领导没走的原因,往往是大领导没走,小领导也要“摸鱼”装样子。最终,天色已晚,大家饥肠辘辘或者外卖果腹,面面相觑,就是不回家,谁先走谁输,任凭家人无奈等待。

  • 中工时评:8位同学弃报“清北”这件事,该咋看?

    “清北热”的背后,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教育部门从来没有为高等院校排过名次。不同院校之间,只是在发展方向,专业领域,建设模式上有不同侧重,也要充分竞争,各地高招过程中逐渐将本科批次合一,正是此意。

人物

  • 有感于“最后一位”滑稽大师的谢幕

    94岁的小刘春山近日在沪上安详离世了。“姚周”“杨张笑沈”这一代被誉为滑稽界最后的大师,随着小刘春山的谢幕,进入历史了。

  • 对标功勋模范 践行初心使命

    近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对8名“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28名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进行公示。对标理想信念,坚定忠诚本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 量人价值最忌一刀切

    南京林业大学的蒋华松老师未提交一篇论文却评上教授的事,日前成为新闻广而传播。这之前,蒋老师已在该校任教33年,副教授也当了12年了。

  • 吴合:懂仁术,有仁心

    生于1924年的吴合,一生致力于治病救人。1948年,她从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医学部)毕业,1954年转至陕西省友谊医院并在该院创建了西北地区第一家变态反应科。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