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撕书、吼楼等考前的非理性行为,既不是厦门独有,也算不上新生事物。很多人对此不解的是:无数的卷子、习题册,以及写满了三年酸甜苦辣的教科书,不仅承载着知识,更是一个人成长的独特见证和宝贵回忆,怎么说撕就撕了?同时,中国人自古就有“敬惜字纸”的传统,从二千多年前的汉朝延续至今,“文以载道”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以文化的观念看,撕书也很难被接受。
其实,撕书的直接诱因,是日益加剧的紧张、担心和焦躁等负面情绪,对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严重挑战。高考生撕书固然不对,但不化解其心结,简单地一“禁”了之,显然苍白无力,学校也必将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管理误区。
更重要的是,高考生的精神负担,与其说是通过撕书来缓解,不如说是对以教材和考卷为代表的应试教育体系发泄不满。这套体系在目标、设计、实施和评价上的瑕疵,在寒窗十二载的持续放大后,竟慢慢将孩子对书的感情,从“爱不释手”逼到了“弃如敝履”的对立面上。所以,这一现象的肇始,并不源于高考前的冲刺阶段,而是要从更加长远的时间跨度上去寻找,全面衡量我们的教育效能。
学校和教育部门必须意识到,过于浓烈的应试教育,势必导致学生对书的憎恨。而改良的方法,也孕育在其中。比如,就“治标”来说,学校一方面可出台心理减压措施,如鼓励唱歌、体育锻炼等活动,加强心理健康宣传和疏导;另一方面可设立书籍回流制度,提倡毕业生赠书给低年级学生,或通过举办“跳蚤市场”等方式售卖书籍。
从“治本”来说,教育行政部门可尝试改良教育考核和评价机制,走出异化的应试陷阱,完善现行的教科书编排体系等。学校则需重视学生的个体诉求,开展完整的生涯规划、阅读训练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帮助学生从学习中建立新型的知识观、教育观和发展观。
总之,破解一年一届的“撕书节”,绝不是靠一纸禁令就能解决的。这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更需要我们能追根溯源,以育人和尊重知识的高度,开辟出一条全新的、充满希望的求索之路来。
赵仁伟:敢啃“硬骨头”,才能重塑教育公平2014-07-21 |
曹中铭:上市公司“死不了”的现象须改变2015-01-05 |
杨慧婧:EMBA应抓住转型契机回归教育本身2015-03-20 |
老屋挖出“袁大头”究竟该归谁?2015-05-19 |
图片报道2015-07-02 |
把假期还给孩子2015-07-20 |
民生视点:当跳舞大妈骂死遛弯大妈2015-09-27 |
当跳舞大妈骂死遛弯大妈2015-09-27 |
当跳舞大妈骂死遛弯大妈2015-09-27 |
“撕书风”中的非理性人格特质值得警惕2016-05-3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