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乡村教育别丢了乡土之基
侯登强
//m.auribault.com 2016-02-26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 更多

  侯登强远离大自然的教育是多少有些空洞和乏味的。在科技改变生活的今天,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静下来感受生活的馈赠,体会大自然的美好?

  每次春节回乡下的老家,笔者总会特别关注现在农村的孩子们在干什么。然而,近些年,笔者越来越多地发现,在村子里的各个角落以及街道上,很少能看到孩子们活跃的身影。事实上,他们中的很多人更喜欢坐在电视机前、趴在电脑前,或者三三两两相聚,打闹嬉戏,甚至打牌、吸烟,把大把的时间肆意挥霍掉。不少父母对此似乎也不以为意,较少干涉,俨然成了一种氛围,一种生态。

  出了村子,来到山野间,我们也很难看到跟随父母一起劳作的孩子。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家长的溺爱,不愿意让孩子吃苦;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在农村孩子们普遍对劳动有一定的抵触情绪。生产劳动与网络上、电视上的那些娱乐节目相比,实在是苦差事.一定程度上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些生长在农村的孩子们,正在渐渐失去过去农村的人们对土地的那份热爱。

  然而,回想一下,我们这一代人多多少少都有美好的乡土记忆。晨起劳作,跟在父母身后,有模有样地翻地、浇地、锄草;夜里借着月光捡拾地瓜干;为了喝口水,翻山越岭找山泉;上树摘果子,毫不恐高;下河摸蟹,勇往直前;最有趣的是拉起一帮子人满山“练武”,一较高下……如此种种,各有乐趣。

  如今,乡村的树木或许更为葱郁,山坡或许更为美丽,却不再能吸引孩子们的目光。每逢到村里沿着山路走一走,笔者总感慨时代不同了,孩子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和兴趣爱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心里总有种淡淡的伤感。

  大自然无疑是一所美好的学校。沉浸在其中的孩子,能闻到花香,听到鸟鸣,喝到山泉,尝到野果,各种感官都很灵敏,对新鲜事物保持着足够的敬畏和好奇。在大自然中生活、成长的孩子,个性更为舒展。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车水马龙的城市,孩子往往要面对各种安全隐患;而在大自然中,孩子会借助各种地形、景物模拟一个个情境,尽情玩耍。游戏的过程,也是创造、体验的过程。勇敢、分享、担当、义气……在课本中很少讲到的一些内容,孩子们却完全可以在游戏中体会到。大自然不仅能赋予孩子们坚强的意志、友善的品格、淳朴的情怀,还有特别重要的——梦想,对人生的梦想,以及更为宏大的梦想。笔者儿时的玩伴,不少都已经成为了各自所在行业的佼佼者,他们每次回家都要旧地重游,在小时候玩过的地方重温童年时期的快乐和梦想。我们热爱乡土,把自己的生命与大自然紧紧相连,愿意在年老时,在阳光里,咀嚼逝去的沧桑岁月。

  在笔者眼中,远离大自然的教育是多少有些空洞和乏味的。在科技改变生活的今天,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静下来看看身边的资源,静下来感受生活的馈赠,静下来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尤其是孩子,如果在他们生命成长的早期岁月里,远离大自然,远离真实而丰富的生活,这何尝不是一种教育的缺失,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缺憾?笔者以为,科技或许让我们的世界越变越大,而大自然才能让我们越活越真。不是吗?

  (作者系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