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孙秀岭:解开“增速焦灼”的扣子
//m.auribault.com2014-07-30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盘点上半年经济数据,稳中有进的成绩来之不易,亮点依然不少。然而,一些地方增速指标的回落,却也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完不成任务,如何交代?一时的增长慢了,会不会“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排位不靠前,又怎样体现水平和能力?这是不少基层干部的担心和焦灼。

  可以说,没有一定的焦灼感,就没有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忧患意识,“焦灼”本身也是责任感的体现。但是,把经济增速看得太重,增速有些波动就着急上火甚至六神无主,这样的“焦灼”恐怕值得商榷。

  居民收入的提高,就业水平的稳定,财政收入的充裕,确实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增速。然而,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逐步从高速增长回归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的质量被放到了更突出的地位。也正因此,中央要求各地切实转变发展观念,重视经济发展,但不要片面追求增长率。这个背景下的“焦灼”,显然是看不到衡量发展的标尺已经更新的“无谓焦灼”。

  纾缓焦灼,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上来,其实不容易,思想上的弯儿必须先转过来。一方面,即便仅看增速,上半年的经济走势还是比较乐观的。一些地方增速相对放缓,但仍处于合理区间之内,物价相对平稳,就业更是保持增长势头。在外部需求没有明显好转,未出台大规模刺激措施的情况下,各地通过艰苦努力实现“稳中趋缓”,让我们增进了信心,更看到了潜力。

  另一方面,各地结构调整有了新进步,服务业增长较快,工业企业向价值链两端延伸势头强劲,民间投资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而环境质量也得到了持续改善。可见,放下焦虑, 转过身来,我们将会收获的是一个总量上平稳较快增长、结构上持续优化改善的中国经济。那么,所谓的“焦灼”又从何而来呢?

  人们的心态,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心态,乃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如果看不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读不懂调控与改革的新要求,还抱着老皇历不撒手,单单因为增速波动而焦虑,甚至还想重走粗放增长的老路子,必将在反复折腾中痛失转变的机会。这是人们所不愿看到的,也是发展所不能承受的。

  把握大势才能心明眼亮。当今中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读懂新常态、适应新常态,不能过分看重一时一地之得失,更不能有点风吹草动就乱了方寸。只要我们的发展有就业、增收入,有质量、提效益,没有水分、实实在在,增速比目标高一点或低一点,不都是可以接受的吗?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