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工会调查研究工作的思考-工会-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工会

深度报道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加强工会调查研究工作的思考

刘东利
2019-06-05 14:55:32

  重视调查研究,善于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是谋划工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工会调查研究工作,对于落实中央、省委和全总的各项决策部署,推进新时代龙江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毛泽东主席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深化了调查研究的思想,赋予了调查研究新的时代意义,提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全党崇尚实干、力戒空谈、精准发力,让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落下去,让惠及百姓的各项工作实起来,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的价值指向,“‘身入’更要‘心至’”的方法要求,“抓住老百姓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的问题意识,为新时代调查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大党的政治本色,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要问情于群众、问需于群众、问计于群众,就要把情况摸清楚、把对策搞准确,就要敢于闯新路、求新策、出新招。唯有持续提升我们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才能在新时代里有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近年来,省总工会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出台了《省总工会机关优秀调研成果评选表彰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的意见》,实行全会重点调研课题立项制,特别是在工会系统改革中,将调查研究作为增强“三性”、去除“四化”,改革创新工会工作运行机制和方式方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手段。调查研究是工会组织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工会干部的一项基本功。全省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要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开展调研,着眼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十二次党代会以及省委全会决策部署开展调研,针对全省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调研,求真问题、去伪命题,拆花架子、建连心桥,摒弃仅仅做文章、写报告的表面化方式,真正取得提对策、拿方案的实际效果。

  二、调查研究要务求“深实细准效”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如何充分发挥调查研究对谋划工作、科学决策的作用,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中有精到论述,“在调查研究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

  “深、实、细、准、效”,短短五个字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方法论意义。“深”,就是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到田间地头去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实”,就是作风要实,轻车简从,真正做到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细”,就是要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掌握全面情况。“准”,就是要善于分析矛盾、发现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规律性的东西。“效”,就是要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办法,做到出实招、见实效。

  调查研究务求“深、实、细、准、效”,这既是确保调研不流于形式、不浮于表面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我们立足新时代、开拓新局面、开辟新境界的前提条件。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与传统社会的深度融合,种种不断显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都迫切需要我们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找到掌握情况、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案。

  工会落实“深、实、细、准、效”的调研要求,就要从我们正在做和将要做的实际工作出发,把情况摸清楚,把职工群众所思所盼摸清楚,坚决摒弃“蜻蜓点水”式调研、“钦差”式调研、“被调研”“嫌贫爱富”式调研,真正拜人民为师、向职工群众学习,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全省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要恪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和省委九项规定,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切实推动全会上下形成崇尚实干、力戒空谈、精准发力的良好风尚,确保党中央、省委、全总的决策部署和省总工会党组工作安排在基层和广大职工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调查研究要全面结合工会工作实际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坚持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职工、服务基层,密切联系新时代、新形势、新矛盾,结合龙江职工队伍的实际情况,深入开展基础性、专题性、创新性的调查研究。在调研中要注重总结经验,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探索规律,为工会工作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为政策落地见效奠定坚实基础。

  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我省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发展实际,聚焦职工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实际问题,聚焦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广泛听取基层呼声、意见和建议,全面了解情况,深入研究问题,把准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办法和路径,把调查研究的过程变成联系基层、服务职工、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过程。

  要注重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调查研究工作,丰富调研方法,创新调研手段,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地了解掌握真实情况。要加强对调研成果的评估,及时把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进行转化,对调研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党委和上级工会报告,并对有关重要工作及时提出有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的意见建议,并及时运用到决策部署和工作推进之中,坚持做到“不调研不决策、先调研后决策”。

  作者/黑龙江省总工会政策研究室主任

来源: 中工网——《黑龙江工人报》
编辑: 尹文卓

图片新闻

全总要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

新闻排行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中国工会普法网|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中国职工教育网|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京ICP证10058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