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从专利大国转向专利强国-工会-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工会

深度报道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加快从专利大国转向专利强国

佘颖
2018-12-10 16:04:22

  中国已经是专利大国,但我国的专利数量虽多,有分量的发明专利却相对较少,更缺乏基础性、原创性专利。在论文方面,我国缺乏真正有原创性、突破性、标志性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基础研究成果。中国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在前一个10年创造了专利数量奇迹,在下一个10年,人们期待着他们着眼全球、加大投入、用好政策,推动中国专利质量升级

  12月3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了2017年世界知识产权报告,显示中国2017年度共申请了专利138万项,占整体4成多,连续7年位列首位,远超美国的61万项和日本的32万项。同时,2017年中国国内专利、商标、工业品外观设计等各类知识产权申请量都位列全球第一,有力推动了全球知识产权申请量的增长。

  这些“世界第一”是中国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10年的丰硕成果,值得每个中国人为之自豪。不过,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要看到不足——我国的专利数量虽多,有分量的发明专利却相对较少,更缺乏基础性、原创性专利。同时,全球通行的核心PCT(《专利合作条约》)专利申请量远远落后于美日欧,专利海外布局跟不上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极易遭遇专利阻击。

  以人工智能为例。近年来全球公认中国和欧美在此领域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媒体报道中,中国还有多项领先。最新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AI领域论文的全球占比达27.68%,遥遥领先其他国家。中国的百度、旷视科技等企业也多次在国际大赛中击败谷歌、微软、脸书等企业并夺冠,显示出不俗实力。

  但是,从主要申请人来看,IBM、微软和三星在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全球前三名。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国内IT巨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和论文都落后于IBM、微软、三星、谷歌等国外企业。

  在论文方面,我国缺乏真正有原创性、突破性、标志性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基础研究成果。根据ACL、NIPS等顶级学术会议今年收录的情况来看,中国入选杰出论文、优秀论文,开创性论文的篇目十分有限。以NIPS论文为例,按高校排名,清华是唯一进入前十名的中国院校,发布论文21篇、排名第十位,其中第一作者17篇,排名第八位。人工智能更基础的算法、框架,没有一项重大突破诞生在中国,以数据量见长的中国也没有建立起有影响力的数据集和AI竞赛。

  更值得关注的是PCT申请方面。近年来,中国虽然国内专利申请数量激增,但PCT申请数量相对较少,没有形成“走出去”的支撑。例如,美国申请量占到人工智能PCT申请总量的41%,显示了其全球人工智能技术输出领头羊地位,中国的PCT申请数量很少。

  这种短腿现象不仅是在人工智能领域,在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轨道光电等领域,中国专利普遍呈现出数量多、质量弱、国内多、国外弱的情况。对于正在积极出海的中国企业来说,缺少海外专利布局很容易遭受专利陷阱,陷入国际官司,让众多中国企业吃大亏。

  在全球化时代,没有一家企业可以把竞争只局限在国内。中国已经是专利大国,接下来必须成为专利强国。实践已经证明,在企业出海过程中,专利储备是发生专利纠纷时最重要的武器,缺少专利储备无异于手无寸铁。企业应该积极提升专利储备,积极布局海外专利,主动学习、掌握、利用专利战略,从而避免侵权风险,并且在专利的保驾护航下,利用技术优势赢得市场竞争。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企业应扎实做好研发工作,打造自己的核心专利。12月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为此出台了多项措施,鼓励科研创新、激励科技成果转化。例如,允许转制院所和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科研人员以“技术股+现金股”形式持有股权;鼓励开发专利执行险、专利被侵权损失险等保险产品,降低创新主体的侵权损失。据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修正案(草案)》也将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内容包括大幅提高故意侵犯、假冒专利的赔偿和罚款额,显著增加侵权成本;明确发明人或设计人合理分享职务发明创造收益的激励机制,并完善专利授权制度等。中国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在前一个10年创造了中国专利数量奇迹,在下一个10年,人们期待着他们着眼全球、加大投入、用好政策,推动中国专利质量升级。

来源: 经济日报
编辑: 葛文琦

图片新闻

全总要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

新闻排行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中国工会普法网|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中国职工教育网|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京ICP证10058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