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是“大国工匠”摇篮-工会-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工会

职工话题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职业教育是“大国工匠”摇篮

2016-04-05 08:33:19 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南京市21所职业院校与632家企业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直接到“下单”企业入职。统计显示,中高职学生就业率在98%以上,起薪超3000元。(4月4日《新华日报》)

  职校生不仅走俏职场,还有很好的薪情。在商言商,企业聘人要讲成本,算产出,心甘情愿下“订单”聘职校生,并且给出不错的薪情,是认定了这个“买卖”划算才干的。这说明经过实践与鉴别,社会对人才的认识深化了。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是“高端蓝领”──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直接对接市场需求,毕业生进入企业就能独当一面,在企业眼中当然是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高素质的劳动者,正是人格化的“第一生产力”。有“工业强国”之称的德国,从“奔驰”汽车到“磁悬浮”列车,从西门子电器到日常生活用品,无不显示出其精湛的技艺和高超的质量,而这与德国拥有系统、完备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能培养大批“德国工匠”有因果关系。今天“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亟须大批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中国工匠”,而中国的职业院校也正是“中国工匠”的摇篮。

  让“中国工匠”如雨后春笋,也离不开家庭的认同。在不少国家,许多家长听到孩子说将来想当技工时,会以孩子想当技工是好消息?这或许也从一个侧面凸现了我们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间的差距。(奚旭初)

编辑: 郭丽娟

图片新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中国工会普法网|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中国职工教育网|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