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张老师,您什么时候回来看我们,我们好想你!”“咱们孙家村小学变化特别大,您得常回来看看……”2017年春节,已经回到宝鸡工作的张来生校长收到了许多来自几年前支教的山区小学师生们的祝福短信,当年一家三口共同支教的点点滴滴又涌上张来生心头。
2011年9月,全国优秀教师、宝鸡虢镇小学副校长张来生决定和妻子祁海霞、四年级的女儿一家三口,共同去陈仓区的西部山区支教。
张来生在宝鸡教育界是个能人,先后获评陈仓名师、市劳动模范、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在外人看来,他的事业蒸蒸日上,前途无限美好。可他却放下一切,一头扎进大山中。
生于西山的张来生深知“知识改变命运”对那里孩子的意义。离开西山20年来,他不止一次地在梦中给山里娃娃们上课,回报故乡的山山水水。张来生说:“带着女儿进西山,我就是要让父老乡亲们相信,我不会耽搁山里的任何一个孩子!”
学校教学成绩排名全镇最末,新学期如何开局?当一家三口风尘仆仆地来到孙家村小学,在一间斗室里草草安顿,张来生就碰上了第一件难缠事。
“学校要打翻身仗,就要扎实搞课改!”在新学期全校大会上,张校长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充分发挥优质师资的示范效应,安排几名城区支教老师承担薄弱班级的教学任务,让每个农村教师都和城区教师结对子,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整体业务水平。
对自己和妻子,张来生更是高标准、严要求,不但自己承担了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同时还承担起四年级音乐、美术和科学教学任务,还让妻子祁海霞在当班主任的同时,每周教学22个课时。每天早上6时50分,当其他老师还在睡梦中,他已带领自己的学生开始了早读。尽管工作量是城区学校的两倍多,但是张来生和他的同事们从来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学期的实干苦干加巧干,孙家村小学的教学成绩由全镇最末一跃成为全镇第一。
为了带动西山教育整体上台阶,张来生建起了特级教师工作室,通过个人博客和QQ交流群,与西山教师们就师德修养、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受到了青年教师的欢迎和好评。工作室建立以来,张来生已经组织了全镇性的教学研讨10余次,听课教师达200多人。他还义务指导了30多名青年教师,为提升全镇和整个西山的教育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经过张来生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一个自信自强、朝气蓬勃的山区小学逐渐展现在人们面前。
2013年8月底,张来生一家三口结束了两年的支教生活,那段支教岁月已经成为一家人最美好的记忆。 (记者 郭妍)
华中农大“本禹志愿服务队”:接力扶贫十二年 | 2014-10-13 |
教师闫柏超的支教故事:感动与快乐同在 | 2014-10-13 |
热烈庆祝第31个教师节:这些老师,谁打动... | 2014-10-13 |
郭勇:有教无类 倾心培育每个学生 | 2014-10-13 |
敬一丹现身昆明开讲 未来将多亲身投入公益 | 2014-10-13 |
支教教师赵勇:担当与奉献中书写了自己的人... | 2014-10-13 |
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用奉献点亮青春 | 2014-10-13 |
浙江名师跨越三千公里去青海高原支教 | 2014-10-13 |
薛献军:一片丹心献校园(图) | 2014-10-13 |
安徽岳西一教师坚守深山讲台38年 | 2014-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