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结束后
召开座谈会
首批10家“职工学堂”负责人
共聚一堂 分享经验
就学堂存在问题以及
下一步工作思路进行探讨
职工学堂开设后,受到职工的普遍好评。各学堂将继续对开设课程、项目进行调整优化,不断提升培训质量,使教育培训更加贴近职工需求。
倪超强调
一要深化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职工学堂办公室要制定规划、开展调研、组织方案、统筹协调,指导督办各办学点完成任务;职工学堂所在单位要做好课程发布、学员预约、讲师安排、效果反馈,配置设施设备,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保障培训正常运行。
二要规范运作,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要着眼职工需求,优化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突出特色性、实效性和针对性,提升培训质量,为厦门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目标、加快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提供人才支持。
三要强化宣传,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要继续通过主流媒体和工会自媒体做好宣传,利用工会微信、官方网站等平台宣传培训政策,讲好职工自学成才故事,广泛宣扬终身教育理念,不断激励职工提升素质。
四要加强督导,大力促进长效发展
要将职工教育纳入工作目标,把组织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检查考核重要内容,定期开展督导评估,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协调解决具体问题,保障学堂良性运行、培训深入开展。
今年4月,市总工会在全市挂牌建成10家“职工学堂”,以全市职工特别是产业工人为主要服务对象,开展职工学历提升、职业资格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培训、文化素养培训等五类培训。截至7月31日,全市职工学堂共开班178场,培训人数6278人次。
下一步,市总工会将加大宣传力度,让职工学堂信息覆盖更多职工;进一步做好保障,更加便捷职工;提升职工学堂教育培训实效,切实达到提升职工素质的预期目的;扩大职工学堂范围,探讨职工学堂运作模式,早日实现三年建成50家职工学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