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闵行区总2020年职工创新工作回顾-工会-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工会

工会新闻24小时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上海闵行区总2020年职工创新工作回顾

2020-11-24 10:54:36 来源: 劳动报

  “创新,战胜危机的最强动力”——2020年印发的《闵行区职工科技创新成果项目汇编》序言中有这样一句话,道出了职工创新工作的重要性。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创新能力更强的企业能更快走出困境。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实施“三大任务、一大平台”的攻坚之年。今年,闵行区总工会印发《闵行区关于推进职工科技创新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将工会一系列创新工作系统化、规范化。作为职工的代言人,区总工会始终关注职工创新工作,以工会平台营造创新氛围,以先进评选培养创新人才,以配套激励推动创新落地,让创新之花开放在闵行372平方公里的大地上。

  创新土壤

  以工会平台营造创新氛围

  闵行区总工会连续多年开展职工岗位攻关、科技创新活动。其中,“闵行区工人发明家、职工科技创新英才和优秀创新团队选树”及“闵行区职工科技创新成果项目征集”是两项重要抓手。对于在选树评选中脱颖而出的优秀项目,将优先推荐参加上海国际发明展和市总工会优秀创新成果奖评选。去年的第三届国际发明展上,区总工会选出80个项目参展,最终获得21个金奖、26个银奖和33个铜奖的出色成绩。

  “创新工作室”每年选树命名“10+5”

  在区总工会搭建的诸多平台中,各类创新工作室是闵行区成功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的优质土壤,胡振球、王东等劳模都是通过创新工作室的平台成长起来。目前,闵行区已成功创建区级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42个,其中以劳模为带头人的工作室17个、以一线创新职工为带头人的工作室25家。据悉,从今年开始,闵行区计划每年创建劳模、技师、工匠、巾帼、职工等各类区级创新工作室10家,区级示范性创新工作室5家。

  2011年以来,市总工会在全市开展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十年来,闵行区已成功创建以曹月琴、王东、施国伟、刘纪周、洪耀伟、胡振球、杨桂生、陈晓群作为领军人物的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8个。其中,胡振球劳模创新工作室在2019年被评选为中国长三角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

  2013年开始,闵行区总工会以劳模先进评选、职工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为契机,将一线技能创新型职工人才纳入工作室创建条件范围,启动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命名工作,持续推进区级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不定期举办“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交流分享会,将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为职工成长的“大课堂”、技术创新的“孵化器”、成果转化的“中转站”。

  今年,闵行区创新工作室申报工作自3月启动,共收到区创新工作室(劳模、工匠、技师、巾帼)申报41家,区示范性创新工作室申报6家。经过资格审核、专家组评审和领导小组评审等程序,创建闵行区创新工作室10家,其中劳模创新工作室3家,工匠创新工作室2家,技师创新工作室3家,巾帼创新工作室2家;命名闵行区示范性创新工作室5家,其中劳模创新工作室3家,工匠创新工作室2家。

  “闵工学堂”打造“1+N”课程体系

  2020年,“闵工学堂”新创18家,累计创建50家。其中,上海市职工学堂29家,示范性上海市职工学堂19家,推出科学技术、法律知识等9大类293门课程菜单,在教学点和课程菜单上实现了全覆盖。

  目前,“闵工学堂”建设以职工便利、需求为导向,已构建“五有”学堂网络,具体指的是有固定场所、有培训设施、有精品课程、有师资队伍、有专人负责。而在课程设置上,区总工会以本区职业院校教师、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负责人、领军人才等为师资,形成一批精品课程。同时,在精品课程的前提下,形成具有各自区域的配套课程,打造“1+N”课程体系。

  “主题竞赛”助力科创中心建设

  今年,闵行区在承办“第三届进博会立功竞赛暨推进虹桥商务区高质量发展推进会”的同时,紧紧围绕虹桥商务区发展实施意见,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装配、信息技术等方面开展竞赛。其中,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34个竞赛参加上海市“聚力新科技,奋进新时代”加快科创中心主题立功竞赛,8个项目进入决赛终评。

  虽然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延期举行,但闵行区总工会以此为契机开展电子商务、智能化楼宇管理等相关主题竞赛,并动员广大职工围绕生产经营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推动职工岗位攻关、科技创新。

  此外,闵行区总工会也运用合理化建议和先进操作法评选、职工科普讲师团等工会传统工作抓手,进一步鼓舞职工创新创造的热情,持续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活力。

  创新开花

  以人才队伍打造创新体系

  9月24日,一场围绕职工创新的培训在闵行展开。上海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王曙群、闵行区总工会兼职副主席胡振球为荣获区创新类荣誉的创新人才、区内工会工作者带来一堂别样的课程。

  在不断开展的各类“五小”创新、发明创造活动中,职工也实现了相应的成长,不少职工被命名为“闵行当代工匠”、“上海工匠”,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绽放实现自身价值之花。

  每年,闵行区每年都注重做好工匠的选树和培养工作,近三年来,培养出“闵行当代工匠”30人,“上海工匠”6人。今年,来自华漕镇的张永千当选“上海工匠”。

  作为“上海工匠”的蓄水池,2020年,“闵行当代工匠”共收到基层申报148人,其中通过工会系统申报118人,经过层层评选,现场发布最终命名“闵行当代工匠”10名,“闵行当代工匠”提名奖9名。

  在对各类创新工作室命名的基础上,闵行区总工会借助创新成果发布的契机,对2018-2019年度闵行区工人发明家、闵行区职工科技创新英才和闵行区优秀创新团队进行了表彰,完善创新人才队伍的体系建设。

  创新结果

  以配套激励推动创新落地

  创新人才不断开花,他们的创新成果也在结果。闵行区总工会通过真金白银的不断投入,推进创新成果落地。每年3-4月、8-9月,区总工会都会分2次开展晋升技师、高级技师奖励、企业一线职工授权发明专利奖励和带教师傅奖励申请。

  每年,区总工会实施推动职工技能等级晋升奖励计划。针对师徒带教、晋升技师和高级技师且符合条件的职工以及获得“发明专利”的企业一线职工,在市总工会一次性奖励的基础上进行配套奖励。

  今年上半年,区总工会共审核通过晋升技师奖励申请23人次,高级技师奖励申请10人次,一线职工授权专利发明奖励申请42个,带教师傅奖励51人次,总计发放补贴15.6万元。下半年共收到技师、高级技师晋升奖励申请23人次,一线职工授权发明专利奖励申请35人次,带教师傅奖励申请33人次。

  近三年来,闵行区总工会加大职工创新资金保障力度,支持职工创新活动开展,资助职工创新项目和创新工作室建设,奖励职工技能晋升和岗位创新。

  此外,区总工会同样资助劳模、工匠、技师、巾帼和职工5类创新工作室开展创新活动,对获得“上海市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称号的,闵行区总工会在市总工会奖励的基础上,以1:1的配套给予创建资金扶持。(张锐杰)

编辑: 李方

图片新闻

热点专题

理论实践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中国工会普法网|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中国职工教育网|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