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高温限工令”“看上去很美”-工会-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工会

职工之声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莫让“高温限工令”“看上去很美”

2020-08-07 13:28:35 来源: 安徽工人日报

  近期,安徽省各地热浪袭人。连续高温天气下户外作业面临考验,不少地市发布高温限工令:气温超过37℃限时户外作业,即温度最高的12-15时不得安排室外作业。

  “高温限工令”并非某个地区独创,作为一项法规制度,早在2012年7月,国家四部委就联合出台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明确要求: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发布的预报气温,调整作业时间,这也就是对“高温限工”作了政策规定。然而,从执行情况看,效果并不好:有的借口赶进度、抢时间,不愿落实“高温限工令”;有的以发放“高温补贴”代替“高温限工”;有的只在中午时段利用午餐时间“意思”那么一下……“高温限工令”沦为了纸上福利,只是“看上去很美”。究其原因:一是用人单位思想认识有偏差,对员工工作环境关心不够;二是缺乏监督,或者是根本就没有监督。

  研究表明,气温超过35℃户外作业,会改变人的一系列生理机能,超过人的承受范围且不做任何防护措施时,极易产生病变危及人体健康,此外,高温下户外作业引发施工者恶心、头晕、中暑、呕吐等,极易引发安全生产事故。

  规章再好,不落到实处就是“白条”;这令那令,不遵照执行就是“假令”。“高温限工令”作为保障劳动者权利的必要措施,只有落到实处,关心、关爱高温下户外作业的劳动者才不是一句空话。对此,要抓好宣传,让户外作业的劳动者明白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用人单位和企业要自觉服从高温下户外作业有关用工要求,自觉执行“高温限工令”;工会、安全生产、劳动监察等部门要加强巡查检查,共同推动“高温限工令”落地生根。

  关爱每一位员工,是企业发展根本。让我们从落实“高温限工令”开始,把员工的安全与健康高高举过头顶。

编辑: 葛文琦

图片新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中国工会普法网|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中国职工教育网|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