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工会-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工会

工会要闻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

刘向兵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院长
2019-03-26 10:06:57

  2018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回信,向他们并向全国所有劳动模范、广大劳动者致以节日的问候。总书记的回信,语重心长、饱含深情,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劳动光荣、劳动者伟大的真挚情感,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劳动、关心关爱劳模,集中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回信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为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新时代劳模精神、劳动教育、劳模教育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

  一、深刻学习领会回信精神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高度赞扬了劳动模范为党和国家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这是对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巨大鼓舞和有力鞭策,也是对尊重劳动价值取向的大力弘扬;这是我们党坚守初心、不忘初心的生动体现,也是我们党对待劳动问题的基本价值取向。有力激励了广大劳动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用劳动托起中国梦,充分肯定了劳模本科教育的方式方法和育人成效,表达了党中央对广大劳模用知识武装头脑、提高本领、再创辉煌的殷切希望,表达了对包括劳模本科教育在内的劳模继续教育制度的高度肯定。

  二、坚持用回信精神指导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建设富有干劲的产业工人队伍,让实干担当在新时代蔚然成风。从政府的政策导向到企业的制度安排,再到社会舆论,都要引导产业工人树立正确积极的劳动价值观。建设富有闯劲的产业工人队伍,让改革创新在新时代焕发活力。要从内心深处激活广大职工的创新意识,既需要进行理念引导,更需要给予现实激励,努力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建设富有钻劲的产业工人队伍,让工匠精神在新时代遍地开花。要形成培育工匠、学习工匠、争当工匠的浓厚氛围,培育精益求精的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加强劳模教育和大国工匠研修工作,全面提升劳模素质,为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注入活力。

  三、在弘扬劳模精神、加强劳动教育中充分发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应有的作用

  充分发挥学院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成立专项课题组,就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特别是高校劳动教育进行系统研究,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撰写完成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论纲》一书,深入探讨了“新时代为什么要把劳动教育提高到与德智体美育并举的高度”、“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与过去的劳动教育有什么不同”、“高校劳动教育与中小学劳动教育有什么不一样”等3个理论问题,并具体论证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应该怎么干”这一实践课题,提出了新时代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总体思路。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 尹文卓

图片新闻

全总要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

新闻排行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中国工会普法网|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中国职工教育网|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京ICP证10058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