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秦岭 致敬父亲山-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理论

书评书讯

阅读秦岭 致敬父亲山

刘东风
2020-06-20 10:54:53  来源: 光明日报

  贾平凹老师说:“一条龙脉,横亘在那里,提携了黄河长江,统领着北方南方。这就是秦岭,中国最伟大的山。”关于秦岭,有无数的疑问需要解答。作为出版人,我们期望能承担起解读秦岭的重任。于是我们策划了《中国秦岭志》,试图组织全国的学者共同来解读秦岭。《中国秦岭志》作为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支持。党双忍先生是秦岭方面研究的专家,我们在为《中国秦岭志》组稿时认识了党先生,他对秦岭的热爱和熟悉,他对秦岭的深刻解读深深地感染了我们,于是,就有了《秦岭简史》的先行诞生。

  《秦岭简史》 党双忍 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秦岭是一座特殊的山脉,她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也孕育了华夏文明,见证了中国历史。《秦岭简史》以六省一市的大秦岭视野,通俗易懂地介绍了秦岭地理、人文、生态演进发展史。全书内容丰富,包括秦岭简史、秦岭真相、秦岭四兄弟、十全秦岭、秦岭生态、文化根脉、秦岭芯学、经略秦岭等,从多学科角度阐述了秦岭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当代中国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全书共33万字,图片近50幅,引据扎实,行文流畅,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俱佳,生动展示了秦岭的自然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秦岭简史》用丰富的史料、可靠的数据、缜密的思考启发我们换一种角度看秦岭。

  本书是一部秦岭通史。自古以来沿着河流的地区正是人类文明蓬勃发展的区域,秦岭以北的黄河、秦岭以南的长江,这一独特的“一山两河”地带孕育了无数华夏子孙。秦岭优越的自然环境所造就的丰沛雨水、旺盛植被、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生产资料、物质基础,“生态兴则文明兴”这一深邃的历史观,在秦岭得到了直观反映。

  本书是重新发现秦岭的全书。作者创造性地提出“大秦岭是走下青藏高原的昆仑山,昆仑山是走进青藏高原的大秦岭”“从大秦岭到阿尔卑斯山,构成了亚欧大陆的脊梁,也是世界岛中央山脉”等观点。你会看到大视野下不同以往的秦岭。

  本书是秦岭生态的科普书。通过对秦岭之水、林、气、景等自然要素的阐述,唤醒人类的生态自觉。秦岭具有独特性、唯一性,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原始性一旦遭到破坏,将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只有秦岭的命脉在,人的命脉才在。

  《秦岭简史》对大秦岭进行了地理—生态—人文三维耦合系统研究,涵盖学科很广。本书可能是目前秦岭相关著作中,涵盖学科最广的一本书。

  阅读《秦岭简史》,会发现有诸多创新之处。首先,它将秦岭中广义秦岭的概念推广开来,跳出陕西秦岭的区域概念,提出六省一市大秦岭。其次,作者通过自己的研究,确定了大秦岭的全部自然边界,并进行细化分区,提出“秦岭,大秦岭的东北板块;大巴山,大秦岭的东南板块;西倾山,大秦岭的西北板块;岷山,大秦岭的西南板块”,这是一个全新的认知,也是一个全新的分类体系。再次,在剖析了秦岭的方方面面后,作者提出了“秦岭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成果,也是秦岭学的核心概念——大秦岭是“中国芯”:丝路中国芯、地理中国芯、生态中国芯、人文中国芯、美丽中国芯。秦岭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为我们提供了青山绿水,它更是孕育了周秦汉唐风华,是珍藏了中华民族记忆的父亲山。最后,作者针对目前秦岭的现状,提出“秦岭法学”,就如何保护秦岭、如何建设秦岭中央国家公园阐述了自己深刻的见解。

  《秦岭简史》的作者党双忍是经济学教授、生态文化学者、三农治理专家,现任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院长、大秦岭研究院院长,本书是其长期潜心研究大秦岭的成果。本书出版后收到读者广泛欢迎,获得2018年度陕西省委宣传部精品出版资助,被评为2019年陕西省优秀科普作品,2020年3月入选陕西省党员干部学习书目。

  《秦岭简史》出版的意义,在于唤醒每一个人对生态保护的意识、对绿水青山的向往。让更多的人自发地用实际行动保护秦岭,还山色鲜媚、气象蔼然。

  (作者:刘东风,系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董事长兼社长)

编辑: 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 赵振川:西北是根 长安是魂

    时代和火车一样,滚滚向前,赵振川从来不是一个抓着过去不放的人,但当回忆故去的那些人和事的时候,他能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来处。

  • 陈康白:科技报国 时代担当

    作为北京理工大学前身延安自然科学院的主要筹建者,陈康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是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老专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

  • 爱智求真与现实关怀的高度统一

    陶德麟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教学,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