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清代举子之旅:从广东到北京
——大木康在复旦大学的讲演
//m.auribault.com2014-06-30来源:文汇报
分享到:更多

  

  中国的诗人一般来讲是在现场作诗的。这个情况可能对各位来讲是很自然的事,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我作为日本人,就看惯日本文学作品的眼光来讲,其实日本的诗人,特别是平安时代的歌人,是身在京都、想象很遥远的地方的名胜古迹来作诗,这跟中国诗人完全不一样。

  我对中国诗人的旅行问题的好奇,也是从这一点开始。

  中国的诗人可以说是“旅行的人”

  我以前在复旦“文史讲堂”也作过一次演讲,那时候讲的是明清时期的书籍流通,这次我要讲的是关于明清时期科举考生的赴考旅程问题。一个是关于书、一个是关于旅行,表面上看起来完全没有关系,可是其实在我的头脑中,这两个问题并不是完全没有关系。我一直对晚明苏州文人冯梦龙很感兴趣,我对他的兴趣不仅在文学,也涉及他生平的其他各个方面。他参与了很多书的编辑工作,也出了不少书,所以我对当时的出版文化感兴趣。还有,冯梦龙的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妓女,所以我对明末清初的青楼文化也做过一点点研究。另外就是关于科举和旅行。冯梦龙是明代的一个知识分子,所以当然也参加过科举,还编了不少科举的参考书。很有意思的是,他本人一直没有考上,他编的参考书倒是非常畅销。冯梦龙是苏州人,但是到过好多地方--因为在当时为了应江南乡试,一定要去南京应考;还有他晚年做过福建的官,到过福建。因此,我也想了解当时有关旅行的具体情况。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清代举子之旅--从广东到北京”。我今天要介绍的直接材料并不是晚明的,而是清代中期一个广东人写的。首先,我要简单介绍我今天报告的目的,或者说我自己的意图。

  先看两幅地图。这一幅是唐代诗人杜甫一生的行迹图。杜甫是河南巩县人,巩县在洛阳附近;唐代的首都是长安。杜甫除了他自己的出生地和当时的首都长安之外,也到过很多其他地方:他年轻时候到过山东、江南,后来到了甘肃、四川,最后在湖南去世。第二幅是宋代苏轼的行迹图,他的活动范围就更广了:他是四川人,在四川出生;当时北宋的首都是开封,开封也留下了他的足迹;此外他还去过好多其他地方,最后甚至到了海南岛。杜甫在安史之乱后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奔波于各地;苏东坡在新旧党争之际,几度贬谪与升官,所以他们身在旅途的时间比较多。但是看看中国其他诗人的生平,他们两位并不一定是例外:李白一生很多时候在各地漫游,行迹应该更广;还有唐代的所谓山水诗人王维,他做过河西节度使的判官,到过甘肃的武威,就是当时的凉州。中国过去的很多诗人因为同时也是官僚,因此作为官僚出去旅行的机会不少。

  那么,这样的行迹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一千多年前古人的行迹,我们怎么知道?如果现在要我做自己的行迹图的话,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可是我们可以画出杜甫、苏东坡的行迹图。这个看起来很难,可是实际上或原理上不一定那么困难--看他们的诗文集就可以了。中国的诗人到了某个地方往往会作诗,咏那个地方的风景、名胜古迹,所以我们只要从各个诗人的集子里把诗题中的地名抽出来,进行整理,就可以大致画出他们的行迹图。

  当然,要做的话还要参考其他材料,要下很大的功夫,但原理上并不那么复杂。日本学者松浦友久在他的书里说,有一些地方几乎每一个中国诗人到那里都一定会作诗,这样的名胜古迹他称之为“诗迹”,就是作诗的一种名迹。在中国,这样的诗迹有很多。千百年以来,某一个诗迹就积累了历代诗人的作品。比如说三国的古战场赤壁,过去的诗人到那里都会为之作诗,所以现在有好多诗人作的有关赤壁的诗。我想,中国的诗人一般来讲是在现场作诗的,自己身在别的地方,比如说不在赤壁而作赤壁的诗,这样的情况比较少。这个情况可能对各位来讲是很自然的事,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我作为日本人,就看惯日本文学作品的眼光来讲,其实日本的诗人,特别是平安时代的歌人(“歌人”就是日本作和歌的诗人),跟中国诗人有非常明显的不同。平安朝的歌人大多是当时的贵族,基本上都住在京都。他们连当地方官的时候也不一定是亲自到任地去,而是派遣自己的代理人去处理事务,所以平安朝的歌人亲自去京都以外地方的机会是非常少的。但是我们看日本的和歌,有不少是歌咏日本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的。这种歌人们作和歌时想象中的名胜古迹,在日本叫作“歌枕”。所以,日本的歌人是身在京都、想象很遥远的地方的名胜古迹来作诗,这跟中国诗人完全不一样。所以,我对中国诗人的旅行问题的好奇,也是从这一点开始。

  在日本江户时代,有位有名的俳句诗人叫松尾芭蕉,他的《奥之细道》是他亲自去全国各地旅游而作的俳句和游记集。松尾芭蕉亲自到各个地方去旅游的一个目的,就是要亲眼看那些久负盛名的歌枕,也就是以前歌人们想象中的名胜古迹。这中间应该有平安时代和江户时代交通等条件不同的因素:平安朝的贵族不愿意到京都以外的各个地方去,大概是因为治安、交通等不太稳定和方便;但是到了江户时代条件就好了一点。而中国的诗人因为大多同时是官僚、必须亲自去任地,所以他们可以说是“旅行的人”或“移动的人”。那么他们旅行的实际情况或者具体情况如何?这正是今天我要报告的重点。

  越日常的知识越没有文字材料

  如果现在我们想要了解过去的旅行情况,有哪些资料可以利用呢?一个是我刚才讲的诗歌别集,可以用来复原当时某位诗人的行迹。第二是诗歌总集。很有意思的是,诗歌总集中有以所谓的诗迹为主题而编成的。南京的秦淮也是一种诗迹,清代的一部诗歌总集《秦淮诗钞》就收录了很多诗人在秦淮作的诗。另外,地方志的“艺文志”里也收有关诗迹的诗,如《西湖志》卷三十一到四十二“艺文”部分收了很多诗人在西湖作的诗,我们一看《西湖志》的“艺文”就能一览无遗。第三是游记。在中国因为道教的山岳信仰的关系,这些游记中游山的记录相当多。第四种是旅行记。按四部分类的话,它们一般归在“史部·地理类”的“游记纪程路程总记之属”下,如范成大的《吴船录》、陆游的《入蜀记》,还有有名的《徐霞客游记》等等。第五是日记、年谱。如清代考据学家阮元的年谱非常非常详细,他到广东去任两广总督,那一年的记载中,几月几号到哪里,从北京到广州每天的记录都有,这也是很好的材料。第六是所谓的商业书。明代后期一方面旅行的人比以前多,一方面出版业相当发达,所以出现了不少所谓的商业书,就是给商人用的旅行指南之类。

  刚才举了几种有关古人旅行的材料,可是我感到这些材料还不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的确,我们根据这些材料能够了解他们到过什么地方、在哪里作诗,以及其他种种情况,可是关于旅行的具体情况我们还是知道得比较少。一般来讲,在文献上找这些细节的资料并不容易,越日常的知识就越没有文字材料。有关旅行的细节,很重要的一项是交通工具,也就是交通的手段,此外还有住宿、旅途中的用餐、携带物品、旅费、在旅行中遇到的麻烦和困难、犯罪、旅行中的娱乐等。而且,因为中国很大,各地有自己的方言,在明清时代普通话没有普及的情况下,他们旅行时的语言会有怎么样的问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如何?等等。还有“择日”,以前的中国人很讲究出发日期的吉凶。除此之外,还有当时的地图怎么样等等问题。总而言之,有关旅行有很多的细节值得我们关注。下面我们先考察明清时期究竟是谁要出去旅行这个问题。

  我想从中国的“士农工商”这个“四民”的角度来简单看看这一点。首先看农民。当时的农民一般来讲是出生在某个地方、一辈子耕种某块土地,很少有机会去很远的地方。换个角度说,农民是生活在某一个方言世界里的人。因为不去别的地方,不需要跟外地的人交流,因此只会讲方言也可以生活。GeorgeWilliam Skinner提出了一种市场圈模式,他的市场圈模式告诉我们,明清时期的农民从他们自己的乡村到某一个镇上去买东西,然后若干个小镇的中心有一个县城,几个县城的中心又有省会。他们一般去的最远的地方是县城,去过省会的并不多。我还曾经调查过傩戏,像江西南丰的农民在农闲的时候就会表演傩戏来挣钱,作为一种副业。他们的活动范围是以南丰为中心,周围五十公里之内同一个方言圈的地方。

  下面要看看士和商。实际上明清时代移动最多的是士和商。商也有好多种,这里主要指的是所谓的客商。我刚才介绍的商业书中,也有题名叫《士商必要》之类的书。在冯梦龙的《三言》中有一篇《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被编在《古今小说》第一卷。这是一个外遇的故事,这个故事里的人物都是客商,讲的是徽商和粤商之间的一种矛盾。故事发生在湖北,所以是以湖北为中心,同时涉及广东、苏州。

  士,就是考生、官僚、幕客等等。其实中国的科举制度也可以说是一种旅行制度,它是一段一段、不断靠近北京的皇帝的一种制度。大家都知道,明清时期的科举先有童试(就是在县城里应考),童试考上了就成为生员,生员便有资格应乡试。乡试在全国的几个大城市举行,比如在明代,现在上海、江苏、安徽地区的考生都要到南京去应江南乡试。如果乡试考上了就成为举人,全国各地的举人都到北京去应会试,如果会试也考上了就参加殿试。所以在会试阶段,全国各地的举人都必须去北京应考,这对每个考生来讲都是很辛苦的一次旅行。最后,如果一个人考中了进士、出去任地方官的话,他就还要再次踏上旅途。所以,在明清时候,中国的知识分子首先是从他自己的家乡一段一段到北京,然后当了官又从北京去往某一个地方,对他们来讲旅行的时间是相当多的。

1 2 共2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