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着力构建区域发展新棋局
——上半年我国区域发展迈出重要步伐
//m.auribault.com2014-07-21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国务院日前发布《关于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批复》,原则同意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将成为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增长极,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示范。

  “以珠江区域带动西江区域发展,加快产业转移和结构升级,构筑开放合作新高地,这体现了我国推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着力打造区域发展新棋局,构建新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区域发展思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云中说。

  今年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加快推进,一系列重大区域规划政策相继出台,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以海路重点口岸为重点,区域发展格局正发生积极而重大的变化:

  《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等区域规划相继得到批复;国家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内蒙古二连浩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大连金普新区等;进一步深化“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深化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加强环渤海和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

  刘云中指出,当前我国区域发展是在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四大传统战略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其主要特点是更加注重东中西部的连接和贯通,强调跨省、跨区域的大区域发展;在开放层面上,从沿海开放转向更注重空间和内容的全面开放,以构建新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比如“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在内容上,更强调可持续发展,强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规划驱动下,我国区域结构进一步改善,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加快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正转化为中国经济梯级发展的强大动力。

  “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些‘短板’为中国经济战略转型提供了纵深空间。通过推动区域发展,我国进一步优化调整生产力布局,为经济平稳增长提供动力。”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司长冯飞说。

  今年上半年,面临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中国经济增长7.4%,稳定在合理区间。分区域看,上半年东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低于全国8.8%的增长水平,中部地区与全国水平持平,西部地区则高出2个百分点;从固定资产投资看,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16.3%,低于全国17.3%的水平,而中部和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则分别比全国水平高1.9和1.3个百分点。

  我国仍处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时期,这为经济转型提供了巨大的回旋余地。刘云中说,当前中国经济仍呈现东中西部梯度发展的格局,但内容正发生变化。从产业结构看,东部地区已逐步适应中高速增长的宏观环境,创新型产业和服务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新的增长动力逐步形成,传统制造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从城镇化进程看,中西部地区正成为我国城镇化加速推进的主要区域,而随着户籍制度的放开,人口跨区域流动从过去大规模流向东南沿海转为向多个经济增长极流动。

  下好区域发展这盘棋,中国经济的战略机遇期将可延续更长时间。当前,我国东部地区正逐步具备先发优势,中西部地区则亟待在提质增效升级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我国在加强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引导的同时,应着力通过制度改革消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改革和创新驱动,不断释放结构生产力,为实现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冯飞说。

  (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 记者 安蓓、赵超)

  融合发展才能 实现共同进步

  国务院16日批复《关于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要求努力把珠江-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增长极。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构筑起南部开放合作新高地,这一国家战略将进一步完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有布局,重塑南方经济版图,相关各方应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机遇,在发展经济、惠及民生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中国经济正致力于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珠江-西江经济带涉及珠三角先进的制造业基地与西部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的合作发展,东部产业转移、自身转型升级应该放在更高的定位上进行谋划。前些年,高能耗、高排放企业简单搬迁,污染随产业向上游转移,承接产业转移饥不择食、照单全收,要GDP政绩不要发展质量的情况不同程度存在,在这一次发展新契机中应予以高度重视并坚决摈弃。

  珠江-西江是珠三角地区的重要水源地,保护好江河水质对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流域内发生的一些水污染事件,提醒我们在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既要保护好绿水青山,又要建设好金山银山,探索跨省保障流域饮用水安全、流域生态环保共建共享新模式,共同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科学发展。

  (据新华社南宁7月20日电 记者张周来、欧甸丘、刘宏宇)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