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钟集结,6小时完成任务,“快速反应部队”厉害了!
20分钟!从接到上级通知,到车辆、人员全部到位仅花了20分钟时间。尔后,6位驾驶员驾车,一直奋战6个多小时,完成了一项紧急运输保障任务。他们是武汉公交34路应急小分队。
2月2日15时40分,武汉公交34路应急小分队收到上级通知:“接上级指令,需要6辆公交车马上奔赴天河机场,要运送一批医疗物资等,送至指定的光谷、江夏两地的3家酒店”。
16时,林斌等6名公交34路应急小分队的队员或是开私家车、或是骑电动车,来到武汉公交沙湖停车场集结。随后,队员们紧锣密鼓地开始进行出车前的车辆检查、车厢喷洒消毒等工作。16时08分,6辆34路公交车组成的车队出发赶往天河机场。
17时40分,车队抵达天河机场。在等待货运班机抵达的间隙,队员们在公交车上就着牛奶、啃着面包,匆忙吃完了“晚餐”。18时至21时15分许,分别来自辽宁、四川、重庆等地、总计近1200余箱(件)的医疗物资陆续抵达机场。队员们与现场工作人员一起,合力将物品、物资分批搬上了公交车。队员们从19时许一直忙碌到22时25分,才将全部的三批物资,安全送到了指定的酒店。
抢购1.2吨84消毒水送给社区消毒
2月4日上午9点,江夏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志涛将刚刚抢购到的1.2吨84消毒水用货车送到了长咀社区,这批消毒物资将用于长咀社区、凤凰社区、沿湖社区覆盖的5个网格辖区内9500多户居生活环境的消毒。为了帮助社区实现全面有效杀毒,缓解社区缓解社区消毒物资匮乏的燃眉之急,这是区总工会请专业消毒公司为社区消毒后的又一举措。
爱,让我们一起战斗
“我不会让你一个人去!”......
“我们一起去打这场仗!”一冶钢构结构分公司行车工--杨晓娟深情地对丈夫说!
余楚国、杨晓娟夫妻同上疫情防控一线的故事,在一冶钢构公司传为佳话!
“关键时刻,我们一起上!”
一冶钢构结构分公司车间工段长余楚国,铆工出生的他,身上有种江湖义气。在企业摸爬滚打10年,他现在已是车间的一名工段长。
余楚国一直都冲锋在前线!
1月26日晚,他收到结构分公司为雷神山医院突击加班钢构件的紧急通知。他立马在工段的群里转发了通知,他说:“令我欣慰的是,我在群里发通知后,大家都踊跃报名,没有一个人问工钱,福利的事情。”
楚国妻子杨晓娟深知,丈夫的脾气急,做事雷厉风行,对于他此次去前线施工,晓娟还是很担心的。
“我不能让你一人去,我们一起去打这场仗吧。”晓娟激动地说......
“你就在家里呆着,照顾孩子吧!”楚国看着焦急的妻子,命令的口气说道......
“比起孩子,现在车间更需要我,我们的城市病了,我们要一起努力来治好它。”经过一番激烈的争执,最终,楚国还是没法说服妻子,他们穿上工作服,将家里的孩子托付给老母亲后,踏上了去车间的路......
“人手不够,切割枪给我,我上!”
“这钢板的长度和宽度按照这个数据来划线。”楚国一边看着图纸,一边叮嘱铆工不要下错料。
“人手不够,切割枪给我,我上!”看着气焊工人手不够,楚国自己拿着切割枪,蹲下身子,一块一块地切割手中的“工艺品”。
在这场突击战里面,楚国早已忘记了自己是工段长,俨然把自己当做一个全能选手,从铆工,到气焊,再到成品加工,楚国每个环节层层参与,生怕出一点差错!
作为他另一半——晓娟,从进车间上行车的那一刻就没有停过,吊钢板,和起重工完美配合,整天没去过一次厕所,没喝过一口水......
经过四天三晚的紧急加工,一件件钢构产品整齐地装上了大货车,集结在阳逻生产基地,陆续向雷神山医院工地发运。
看着此情此景,楚国和晓娟的心里是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