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天下先 爱拼才会赢(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践行“晋江经验”探索与实践(一)
图为工程机械在福建晋江陆地港将集装箱装车。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摄
国家“十三五”集成电路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的重点项目——晋华存储器集成电路生产线已进入全面竣工倒计时,国内首个拥有自主技术的千亿级内存制造产业呼之欲出。
福建晋江,这座素以运动鞋、纺织服装等轻工产品闻名的城市,眼下正以集成电路、石墨烯、高效光伏等一批新兴产业来撬动自身发展。40年改革开放积聚的能量,如泉州湾的潮水澎湃激荡;16年前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总结提炼的“晋江经验”,给这片发展热土以思想的引领和精神的滋养。
“晋江经验”是大胆探索和成功实践的总结
去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今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盼盼”食品集团的产品均进入会场。不久前举行的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盼盼”再度亮相。“这就是‘晋江经验’带给晋江民营企业家的荣耀。”“盼盼”食品集团董事长蔡金??的激动和自豪溢于言表。
晋江曾经是一个“高产穷县”。蔡金??的企业名为“盼盼”,其寓意不难理解。改革开放,照亮了晋江人的梦想。1980年,晋江县委出台“五个允许”政策(允许集资办企、雇工、股金分红、价格随行就市、供销人员按供销额提取业务费)后不久,蔡金??跑起了供销。1984年,他在上海赚到人生第一桶金——成功卖出50箱雪花银耳。12年后,他创办了“盼盼”。
改革开放在晋江成就了许许多多的蔡金??,也让这座城市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1984年,陈埭镇成为福建第一个亿元乡镇,并被誉为“乡镇企业一枝花”。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平均三年再造一个新晋江;经济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1991年,晋江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列;1992年,晋江撤县设市;2001年,晋江跨进全国百强县市前10名。“晋江模式”一时成为官员和学者研讨改革开放实践时的热议话题。
晋江的发展成就有时代宏大背景和中央正确方针的引领,也源自晋江广大干部群众的大胆探索和开拓创新。2002年6月,习近平同志冒着酷暑来到晋江下企业、进社区、访农村,带着一连串问题调研。
基于这次晋江之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以“六个始终坚持”和“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晋江经验”:始终坚持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经济,始终坚持在顽强拼搏中取胜,始终坚持以诚信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始终坚持立足本地优势和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最佳方式加快经济发展,始终坚持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引导和服务;处理好有形通道和无形通道的关系,处理好发展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处理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处理好发展市场经济与建设新型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关系。
习近平同志在稍后发表的文章中指出,“晋江经验”是“晋江人民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大胆探索和成功实践”。
“晋江经验”从此成为引领福建加快改革、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精神财富。2011年,福建省委在晋江召开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提出深刻学习领会“晋江经验”的精神实质。对照“晋江经验”,提出“谁在解放思想上领先,谁就能在发展中赢得主动”。年底,“晋江经验”首次被写进福建省党代会的文件。
在“晋江经验”的鼓舞下,恒安、安踏、361°……一批批充满活力的民企,在晋江这片民营经济的热土中,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
2014年5月,福建30名企业家致信习近平总书记,以《敢于担当 勇于作为》为题,就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加快企业改革发展建言倡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勉励企业家们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闯劲,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不断做大做强,促进联合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为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目前,晋江民企达到5万多家,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续24年位居福建县域首位,连续17年名列全国百强县市前十。晋江成为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典范。
壮大实体经济,不断转型升级
“晋江经验”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咬住实体经济发展不放松。如何实现传统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林海鸥家在陈埭镇洋埭村,靠“鞋”吃饭,主营鞋材辅料。别小看这“一双鞋”,它为晋江带来的是4800多家企业、28万从业者、1200多亿元产值,还有“全球每5双旅游运动鞋中,就有1双来自晋江”的自豪。
然而,自2012年起,陈埭镇的鞋业遭遇空前挑战:原料、人工等成本不断上涨,大批制鞋企业开始搬离。辅料企业如果再保不住,晋江最早产生千亿产值的实体产业也必将动摇。“我们原来在‘老鞋都’有3间店面,近200平方米。市场逼着我们很早就开始转向,投入辅料创新研发。可这么点面积根本施展不开,研发出来的产品也用不上。”林海鸥当时急得上火。
2012年,晋江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洋埭村规划一座占地7000多亩的国际鞋纺城。2017年初,首期工程建成。“一楼到三楼,货车直通;商铺和车位各2000多个,未来还将配套智能物流。我们的定位是亚洲最大鞋纺专业市场、一站式国际商贸采购平台。”鞋纺城总经理李宵还说。
去年4月,林海鸥第一个搬进国际鞋纺城,经营面积扩到1500平方米,他每年投入数千万元研发的“一体化成型、功能性鞋面纺布”成了“致胜秘笈”。刚搬进去,他就被鞋纺城邀请参加广交会、上海国际鞋材展,由此成了美、德等国多家公司的供货商。生意好到什么程度?数亿元的销售额!
咬定转型不放松,转型过程不轻松。
在美国硅谷工作多年的罗骞博士,2014年到晋江之前,没有听说过这座城市,对于留在这里是否有前途也心存疑虑。当时,招引他来晋江的金石公司还处在“烧钱”状态,这是一家刚从薄膜技术路径转向晶硅异质结技术路径的太阳能科技企业。
勇于变革的人,总是比别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晋江市有关部门看好金石公司的发展,认为它将带动全市产业结构转型,于是为金石量身定制了一套扶持措施和人才政策,使金石得以继续坚守“技术突破、产业路线,只能靠自己,绝不靠买来”的理念,持续攻关。今天,金石不仅成功破围,转化效率比肩先进,而且率先具备了整线输出的产业化能力。
罗骞的改变,就在今年3月。通过比较,富士康公司最终选定金石产品。
“我决定留下来。因为晋江虽然只是小城市,却是一个可以让人身无后顾、安心创业的地方。”罗骞说。
实体经济是晋江的“传家宝”,历届市委、市政府都坚定不移地发展实体经济。每到晋江发展的关键时期,市里都会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品牌立市、鼓励研发创新、吸引各类人才等措施实实在在,保障和激励企业坚守实业、做大做强。
目前,全市已建成纺织服装、制鞋等2个产值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建材陶瓷、食品饮料、纸制品、装备制造、化纤等5个产值百亿元的产业集群,产值超亿元企业逾800家,上市企业46家。全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中,来自实体经济的贡献占比达60%以上,由实体经济创造的产值、税收和就业岗位,占比都在95%以上。
晋江的产业发展逐步从粗放的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生产模式,转化为集约、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