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一觉醒来,竟然发现媒体村停电了,电梯自然停运,只好拿手机当电筒,从8层一路摸索,走楼梯下楼。
匆匆吃过早饭,坐上班车,回到有Wi-Fi的世界,这才知道,女排刷屏了——满世界都在争说中国女排,连平时从不关心体育的人也是如数家珍。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的单场收视份额超过70%,竟然是春晚的两倍。
数字让人吃惊,但女排引起如此大的轰动也不意外。这是一个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和评论者。和12年前的那次夺冠相比,此次奥运登顶更容易产生传播上的“滚雪球效应”。12年前的雅典,我也有幸是个亲历者,还记得那时记者只能通过拨号上网,怎能和今天一人一手机随时发评论相比?
当然,技术只是一个前提而已。最重要的是,中国女排所表现出的独特的精神气质和向上力量,打动和凝聚了人心,也似乎寄托着人们对于业已失落或正在失落的某种精神力量的向往。
所谓的“女排精神”是什么?每个人有自己的理解和诠释。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是专注,二是专业,三是团队精神。一群专业的人,一起专注地做专业的事,这就是女排为什么能成功的原因。这样的概括看起来精神高度不够,“鸡汤”味也不浓,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学习和传承的。
我和大家一样,觉得郎平值得崇拜,女排应该赞美,但我也反对无限神化郎平,无限拔高“女排精神”。道理非常简单,捧得越高,今后可能跌得越惨。就像郎平说的,不能一赢球就说有“女排精神”,一输球就没有“女排精神”。体育比赛是很专业的事情,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成败。因此谁准备得好,谁发挥得好,谁就有可能会赢。
从专业的角度,容我说句实在话,许多运动队的成绩和表现甚至比女排都要好。比如本届奥运会的乒乓球和跳水,中国选手在这两项中拿了11块金牌,占了中国代表团全部金牌的一小半。但他们为何没有引起女排那样的轰动?还是项目影响力使然,也是“女排情结”(郎平的个人魅力)所致。因此,女排夺冠才会超越体育,成为全社会的焦点事件。
不管如何,我们都应该为这枚沉甸甸的金牌喝彩。以此收官,堪称一个圆满的句号,可以大大弥补中国代表团最终在金牌榜上不敌英国队的遗憾。我真的认为,一支集体球类项目团队所展示的国民形象和气质,可能是许多个人项目的金牌换不来的。
金牌总数只是一个数字而已,26和27有多大的区别?第二和第三又有多大区别?我真心地看不出。事实上,我觉得中国的年轻人已经在场外赢得了我们期盼之中的“第27枚金牌”。
女排姑娘展示的“女排精神”自不待说,秦凯的温馨求婚、傅园慧的“洪荒之力”、吕小军的运动家风范,同样让我们眼前一亮。它们无关金牌,却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年轻人健康明朗的形象,感受到中国社会宽松和谐的氛围。再看看美国代表团,体操女选手道格拉斯升旗仪式没有捂着胸口居然被“炮轰”,美国三级跳远运动员威尔凯莱向跨栏选手女友求婚却被耻笑(因为小伙子忘记了姑娘是否答应了他的求婚),两相对照,哪个国家能得到更多的印象分,还用多说吗?(本网里约热内卢8月21日电)
黄 勇:稀里哗啦第二场2014-06-24 |
钱江晚报:打赢了,踢飞了2014-10-28 |
三石一声:“我歌”张靓颖为什么被淘汰?2015-03-05 |
贾文婷:政治游戏难解日本女性困局2015-08-06 |
毛 睿:竞走金牌志在必得 多项期待奖牌2015-08-18 |
何勇海:航班付费选座涉嫌变相涨价2015-09-15 |
改个“高大上”校名又能如何2016-01-28 |
高校招生靠送“苹果”靠谱吗?2016-05-27 |
传奇2016-08-09 |
风雨之后现刘虹2016-08-22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