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扫码送礼提醒正当其时
斯涵涵
//m.auribault.com
2018-01-24
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 | 更多 |
春节将至,一波消费高峰即将到来,为此中消协今日发布2018年春节十大消费提示,包括警惕“感恩答谢会”、商家优惠促销陷阱等,针对消费者对“扫码送礼”新型诈骗模式的防范不足,中消协提醒要时刻提防个人信息泄露。(1月23日中新网)
二维码的快捷便利毋庸置疑,扫码支付方式也日渐为大众所喜爱,送礼又是国人礼尚往来的社交方式,二者结合,往往消弭了人们的警惕性。然而,看似举手之劳的“扫码送礼”往往变成深不可测的“陷阱”。“扫码送礼”是一种新型诈骗模式,人们的大意之举可能落入强行推销、牟利甚至诈骗的圈套。从假冒的 “违法停车罚单”到虚假的共享单车二维码,再到激发爱心的“扫码创业”, “扫一扫,几千元没了”“扫码扫丢了个人信息”等新闻也随之而来,不法分子利用二维码制造的新骗局层出不穷,“扫码送礼”更是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蒙上了优惠让利、人情往来的面具,这些涉及个人信息的“赠送”往往是经过“精心”包装的新型诈骗,骗子利用所取得的信息开通账号进行贷款等,让消费者不知不觉间背负巨额债务。其手段更隐蔽更诱人,传递速度更快捷、影响更广泛,危害也更大。
中国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即将来临,最大的消费高峰即将到来,“警惕扫码送礼”等消费提醒正当其时。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无论是利用二维码的恶意营销,还是恶意盗取用户信息,都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及隐私权,“扫码送礼”新型诈骗模式更是触犯了法律。中消协发布2018年春节十大消费提示,是根据消费现状和预测,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消费者建立防范观念,提高法规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是其恪守职责的表现。广大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人要悉心听取,提高防范意识,一定莫贪便宜,时刻提防个人信息泄露和新型诈骗。
编辑:张苇柠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