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李洪兴:面对监督岂可当鸵鸟
//m.auribault.com 2015-11-25 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回应是最好的解释,回避是最大的掩饰,深明此理则是重要的执政素养

  “你们搞错了,我不是局长。”日前,有记者因保障房闲置问题,到贵阳市住建局局长办公室采访,时任局长刘朱不但没有积极回应,反而否认身份。事后,贵阳市启动问责程序,因为保障房建设不力,免去了刘朱的局长职务。

  “投资85亿,三万套保障房闲置”,媒体关注、老百姓关心,涉及民生大事,不能糊弄过关。可是,相关部门“踢皮球”,住建局长“忙撒谎”,问题之下、镜头之前、舆论之中,不管回应质疑还是问责追查,都需要认真负责。回应是最好的解释,回避是最大的掩饰,深明此理则是重要的执政素养。

  有人评价,既然不是局长,还不如下课。这样的话,反映了百姓对官员要作为、敢面对的期待。老百姓最关心什么,就要回答什么;老百姓质疑什么,也要敢于直面,这才是核心的知情权。公开信息与回应问题,哪方面做不到、做不好都是工作不力,何况还撒谎逃避。如果官员不愿意出来“说两句”、不敢同群众与媒体“面对面”,“摇摇头”“摆摆手”的结果,一是误解越来越深,二是职责缺失越来越严重。对比起来,贵阳对此事及时有效的应对,值得点赞。

  监督,是政府、公众与媒体间的相互促进。在全媒体时代,公众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都有了更多渠道,领导干部决不能当埋首沙堆里的鸵鸟。此时,政府及其官员,要抛弃“指挥麦克风”的旧观念,要培养“融合全媒体”的新思路。以前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行还可以“拖”“躲”“禁”;现在相反,人人尽可参与、人人都能表达,不说不行、乱说更不行,坦诚相待是面对监督应有的姿态。

  有些政府部门开放透明,传统手段和新兴媒介并用,百姓有问题、媒体想问询,都能尽量尽快满足;有些政府部门沉闷保守,被监督时的“不愿”“不想”“不敢”皆有,时刻防备着,与老百姓和媒体之间的“安全距离”也就变成了“隔阂距离”。二者相比,全媒体的监督正需要适应全媒体的政府,积极作为远胜被动应对。

  更重要的是,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四种权利,是公民的民主权利,监督也是约束权力的一个“笼子”。不过现实中,不知道怎么了解情况、参与就是“意思意思”、表达意见没人听、监督也总是被搪塞。保障和实现这些权利还有着一定挑战,政府更需反思如何用好权力、做好工作。事实上,接受监督,不也是政府与公众、媒体沟通互动的一种方式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纠正那种监督就是不信任的观念,增强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和依法依规保护监督的意识。面对监督,不必退缩躲避;直面监督,更要担负起责任和勇气,这才是应有的“为政之道”。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