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若愚加壹:要让“身正”的官员敢于向敲诈说不
//m.auribault.com2015-04-12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更多

  4月10日,一起“旧案”将安徽省农科院副院长胡某某(副厅级)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当天,安徽一家媒体报道,两年前,胡某某收到骗子的PS艳照敲诈信后,向对方汇了20.5万元钱。从而引起社会对胡某某的关注与质疑。

  既然不是“艳照门”,为什么还要向敲诈者汇款20.5万元?据胡某某说,他这样做是怕“惹火烧身”,害怕此类照片发到网上,不明真相的人会将其推上风口浪尖,质疑、谩骂将铺天盖地而来,不仅会毁了自己的前途,更会毁了家庭的稳定。抱着“息事宁人”的心态,他乐于“舍财免灾”。

  政府官员为何“怕事”到这种地步?笔者认为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我们要反思网络舆论是否总是理性的。当在网络上出现某官员“艳照”、“小三”等信息时,往往会出现一种群体性的盲从行为。很少有人愿意去分辨信息真假,便随意在网络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侮辱性的言论,甚至采取所谓的“人肉行动”,把某官员的隐私全部公之于众。

  如果最终爆料属实,这些网民就会说,“我早就知道是这样”;如果爆料不属实,他们就保持沉默,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从未想过如果冤枉了好人,导致“好官”的前途受损,家庭破裂,自己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我们绝不否认网络舆论监督的正面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抵制恶意诽谤、造谣抹黑、人肉攻击等网络暴力。网民公开发表意见的时候,应注意文明表达,不要把正常的网络舆论变成“网络暴力”,甚至变成“杀人凶器”。而作为比普通群众掌握更多话语权的“大V”们,更应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倡导并建立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

  第二,在“曝光门”面前,纪检监察机构既不能偏袒涉事官员,也不能盲目相信网络曝光,一切都必须从证据和事实出发。既要重视群众对涉事官员的举报,坚定不移地同违法官员作斗争,也要注重维护清白官员的名誉。

  因此,在要求政府官员自尊自爱、持正守廉、阳光履职的前提下,还要建立健康理性的网络舆论环境,健全完善处理举报信息的规章制度,政府官员才能在受到敲诈要挟时不再犹豫,第一时间拿起电话报警,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