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如何打响资产保卫战?-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民生视点

公众如何打响资产保卫战?

石述思
2015-12-13 07:52:00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对于酷爱储蓄的中国人民来说,家庭财产主要体现为拥有人民币的数字。

  但随着人民币上周顺利加入S D R后,人民币兑美元就开始了一波新的下跌行情,并迅速跌破“6 .4”的市场心理关口。

  央行按兵不动,说明这一趋势在决策层容忍范畴之内。

  专家预测,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民币将驶入温和贬值的通道。

  在社保有待完善、投资渠道相对狭窄的当下,结合经济下行、就业压力增大的预期,即使物价涨幅不高、工资收入持续上涨,但面对养老、医疗、教育等刚性支出不断升高的压力,如何打响一场家庭资产保卫战,已成为城市居民必须直面的一个尖锐课题。

  从长远看,人民币加入S D R具有划时代意义。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的金融地位,促进汇率市场化改革,推动企业国际贸易、投资,而且有助于通过开放倒逼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短期对公众境外旅游、购物、留学都是一个利好。

  不过,人民币贬值必然会对普通居民资产管理模式带来剧烈冲击。目前,随着美元升值,开始有公众将人民币转换成美元或境外投资,可以预计,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置业的中国中高收入人群会持续增多。

  对更多的普通百姓而言,如何实现资产合理配置,以缓解贬值带来的内心焦虑,更值得认真探究。

  一般而言,公众投资渠道主要有四个:储蓄、股票、房产和收藏。

  储蓄由国家信用担保,属于最安全靠谱的投资。也是普通百姓的首选。2014年末我国住户存款余额高达50.3万亿元。而央行公布的2015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报告显示,一季度我国人民币存款增加4.15万亿元。但鉴于中国经济驶入新常态,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任务艰巨,为了刺激消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央行进一步降息的预期强烈。对于储户而言,钱放在银行固然安全,但实现增值却不敢奢求。

  再说股市。本轮牛市启动不久便遭遇可怕股灾,暴露出中国资本市场在治理结构和监管能力上存在巨大黑洞,不少梦想一夜暴富的散户纷纷套牢,数以十万计的中产阶层“一夜回到解放前”。虽说在政府的积极救市之下,长期慢牛的格局不会改变,但毕竟炒股是一个风险巨大的资本游戏,而且投资的机构化、专业化会成为资本市场的主流,想必留给普通人资产保值增值的空间会日益逼仄。郑重提醒一句:无论牛熊市,“韭菜”们入市都无异于飞蛾扑火。

  楼市向来是地方政府和公众投资的最爱。但2009年史上最严厉的宏观调控政策推出以来,整个中国房地产从实现资产快速升值的黄金时代退到白银时代。

  目前,楼市总体库存严重,且分化严重。在楼市松绑政策频出的大背景下,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房价持续升温,比如深圳新开楼盘出现每平米1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加上中国城市化不均衡带来的产业、人才虹吸效应,亚洲首富王健林曾放言:一线城市房价将永远上涨,且上不封顶。

  遗憾的是,这个被业界一致看好的投资利器却只是少数人的专利,除了限购令之外,百姓面前是一道难以逾越的价格门槛——北上广深四地,只有广州市区房价在4万元以下,百姓即使有指标也只能望房兴叹。

  而三四线城市普遍沦为鬼城、睡城,大多缺乏投资价值。

  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会出现消费和投资的结构性巨变。中国在2010年达标。从这一年开始,随着中产阶层的崛起,精神文化消费首次超过物质消费增幅。服务业、文化产业增速在GDP增长贡献率中领跑。以电影票房为例,中国2014年增加36%,是GDP涨幅的5倍。另一个是收藏的全民热兴起。目前中国人均GDP直奔8000美元而去,已经拥有上亿藏友。但需要提醒的是,由于缺乏法治,监管体系不完善,赝品如云,骗子遍地,藏友的投资权益很难得到有效维护,市场泡沫化趋势明显,所以送藏友一句圈内行话:不冤不乐。也就是说,不计较金钱得失,只是喜欢,亏了心里也舒坦,你就入市吧。

  因此,即使面对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即使伴随着货币战争的硝烟,这个时代留给普通人的投资空间并不宽广。如果想实现保值增值,最现实的出路还是依赖专业机构,保守的可以买点银行主导的保值基金,激进的可考虑买点机构主导的股票型基金。当然,不要把鸡蛋装到篮子里的老话就不重复了。

  需要提醒的一点是,现在随着创业潮、“互联网+”热,不要盲目地相信众筹和互联网金融——要耐心地等待规则和监管的完善,否则你有可能陷入新型非法集资的险境。

  或许,普通公众真正的福音还是这些信息:2016年中国将迎来加薪潮。目前已经有26个省市上调了最低工资,平均涨幅两成以上。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信号。还有就是期盼中国脆弱的社会保障尽快完善,给更多的百姓安居乐业、放心消费修筑一个牢固的安全网。

  至于投资,则需要一个长期学习实践的过程,并需要我们做好抗击风险的心理准备。

  投资不是投机,是门科学,不是神话。

编辑: 周文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知名公益人士涉性侵:莫借公益行“不轨”

    公益圈只有做到行业自净,以绝对零容忍的态度对待性侵事件,才能最大程度地挽回公众信任。昨日,一位受害女生实名举报知名公益人、乙肝权利倡导者雷闯三年前性侵了她。她收集的信息显示,雷闯所犯之事不止一例雷闯在公益倡导方面著名的案例,是多次从广州出发徒步进京,呼吁全社会去除乙肝歧视和偏见,营造乙肝病毒携带者公平的就学就业等机会

  • 杨澜:时刻准备突破舒适区

    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新京报独家专访了文体娱领域的四十位“先锋”人物,他们分别在不同的领域取得了开拓性的创新和耀眼的成就。记者曾多次和杨澜面对面采访,每次都感到自如且舒适。她会微笑着聆听你提出的每个问题,即便面对范围略大的提问

  • 石鼓镇里说植绿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

  • 捐助乡梓 星光闪耀

    7月10日香港慈善家田家炳辞世,享年99岁。这位自许为“一粒小小尘土”的老人,被很多人深情缅怀。对田家炳这三个字,许多人耳熟能详。因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中学、小学、幼儿园遍布各地。这位生于广东大埔的老人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