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想起12年前6月的那个夜晚,我至今都有些后怕。
为了看2006年世界杯英格兰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小组赛比赛,当时读大一的我,从宿舍楼一楼和二楼楼道中间的窗户跳了下去,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即将年满18岁的我,也不觉得疼,爬起来就奔向网吧。
那时候,笔记本电脑对于在南方小城芜湖读书的同学们来说,还是奢侈品。即便有,也无法观看凌晨的比赛,因为夜里11点半就到了宿管规定的熄灯时间。我纠结了很久,以至于宿舍熄灯关门之后,才被迫做出跳窗的决定。
2006年德国世界杯,是真正属于我的第一届世界杯。时间再往前追溯,1998年世界杯,当时读小学的我一直认为足球是小流氓们的游戏,从来不参与。2002年世界杯,我因为贝克汉姆迷上足球,但是由于处于中考冲刺阶段,只能从不学习的“坏孩子”口中听到一些关于世界杯的片段。
2006年世界杯,刚从高中三年压抑中释放出来的我,彻底为世界杯疯狂了一把。我的同学们大约跟我一样,于是在世界杯开幕当天,全班20多个男生在个性张扬的年纪做出了一个不约而同的决定,找一个餐馆包间,带电视的,看球去。
那个夜晚,20多个男生围在一个不到30英寸的电视前,见证了德国和哥斯达黎加共同献出的6个进球。拉姆的弧线球差点让我耳鸣,弗林斯的世界波则直接导致我的嗓子疼了一周。
总是包房终究是包不起的,时间合适的比赛,我们经常会跑到一个年轻老师的宿舍里,蹭他的电脑看球。
10多个男生围在一个十几英寸的显示器前,见证过阿根廷26脚传递进球的惊世之作。那时候,高清还是个稀罕词,电脑屏幕里的球员们奔跑起来,身上会“起毛”,速度快了,身后还会拖尾巴。即便是这样的画质,我们仍然很满足。
4年之后,2010年世界杯,我即将离开家乡,远赴北京读书。彼时的电视和电脑已经是高清版了,再也不用根据球员的跑动姿势来判断他是谁,屏幕里看得清清楚楚。而当年微博也火了,我可以在微博上跟很多网友,交流对某场球、某个判罚、某个球员的看法,也可以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评论。
当时看起来,技术的进步让我看球的手段更加先进了,交流方式也更加先进,交流的人数也远比4年前的20多个同学的范围广得多。但是,事后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却也不能名状缺的是什么。只觉得在微博上高谈阔论,远不如跟同学一起呐喊来得痛快。
2014年世界杯,我躺在北京家里的沙发上,通过50多英寸的高清电视屏幕,亲眼见证了英格兰小组赛爆冷出局。在微信上与球友们感概“蝴蝶飞不过沧海,怎能忍心责怪”。微信的及时性比微博来得更快,交流也更加便利,便利到不需要面对面就可以顺畅交流,以至于大家都省去了见面的环节,却失去了更多深入交心的机会。
世界杯又要来了,如今的电视已经换成了4K超清,电脑和手机也都有了超清屏幕,甚至可以看蓝光。我的观感体验已经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候,但却时常会想念那个不到30英寸的电视,尤其是那个十几英寸的显示器。我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各种方式与球友分享观点,交流手段远胜于以往任何一届世界杯,但却时常会想念一起围在小屏幕前看球的同学们。
技术飞速发展,却追不回逝去的青春。再便利的看球交流方式,都不如一起呐喊一次,甚至争吵一次。愿散落在各地的同学们一切都好。
毛建国:不懂球也有喜欢球的资格2014-06-16 |
王 地:谁的荷尔蒙在里约上空飞2014-07-08 |
王 珏:电视贺岁档,热闹背后看什么2015-01-08 |
文化点评2015-02-16 |
张永恒:全城热恋“七夕” 乐见传统回归2015-08-21 |
林亦辰:别让愤怒主宰了心灵2015-09-21 |
“创新+大数据”,鸡年春晚更“劲道” 特约2017-01-28 |
骚扰杨坤的粉丝,别再“想不开”了2017-09-01 |
在“现代化”的乡愁里好的坏的都过去了2018-02-14 |
法院庭审“以不直播为例外” 让正义看得见2018-04-10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