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小学教材需要更多地从人类文明共同的优秀成果中吸取营养,一定要在教材内容中分清楚哪些是外国的,哪些是中国的,一定要判定外国内容占比多大就构成“严重西化”,这种简单机械的思维和粗暴生硬的做法早该摈弃了。
针对网络上流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严重西化”的指责,人民教育出版社近日发布声明,称有关言论不符合事实。声明除用外国题材选文占比15%的数据回应外,同时用教材中选取的大量歌颂和赞扬祖国优秀人物的文章,如《狼牙山五壮士》、《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文成公主进藏》等,否认网上关于“人教版语文教材贬低中国人”的说法。
中小学教材特别是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的教材,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一直以来,中小学教材的编写都是事关重大而颇为敏感的工作。社会各界对中小学教材编写提出各种意见建议,往往也都着眼于教材内容可能对青少年造成的影响,如果认为可能造成负面的影响,就会对教材提出有时十分尖锐的批评质疑。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评估教材内容对青少年可能造成的影响,不是简单易行之事,这一方面要对教材的内容有客观、完整的认识,另一方面,还要对这些内容的“意义”有科学、公允的评价,两者缺一不可。
这次人教社之所以发布声明,正式回应网络文章的指责,主要是因为网络文章给人教版教材扣上了一顶吓人的帽子——“严重西化”。该网文梳理了人教版每一册小学语文教材中西方文章的具体案例,认为外国作者的文章和描写外国人物正面形象比例过高,中国人在教材中的呈现,基本都是“贪睡不守时”、“自私小气”等负面形象。作者发出严厉质问:“人教版教材里的这些导向,究竟是要把我们的未来和希望导向何方?这是要全面摧毁我们的自信,重新树立起崇洋媚外的奴才思想吗?”面对如此堂皇而严厉的指控,人教社若不正面回应,势将陷入很大的被动之中。
人教社用外国题材选文占比为15%等数据,以及选用大量歌颂和赞扬祖国优秀人物文章的实例,应该说足以否认网络文章提出的指责。中国有数千年灿烂的文明史,中华传统文化应当在中小学教材中有充分的体现,但我们不能抱着非此即彼、有你无我的态度,认为中西方文化严重对立格格不入。这种狭隘的态度如果渗透到中小学教材中,势必妨碍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蕴涵丰富的人文情怀,不利于学生形成开阔的胸襟和开放的眼光。进而言之,像那篇网络文章那样严守“夷夏之防”、“中西之别”观念,那种东拼西凑、断章取义、随意贴标签扣帽子、无限上纲上线的做法,其实更需要警惕和防范。
只要带着这样的有色眼镜,即便语文教材中没有一篇外国题材的课文,有些人也能从清一色的中国题材课文中找出“问题”来,他们虽然不便给中国题材课文扣上“严重西化”的帽子,但完全可能给这些课文加上其他类型的严重罪名。只要“对抗”和“斗争”的思维还有市场,有些人就不但能从“夷夏之防”、“中西之别”的角度,源源不断找到用以攻伐的题材,而且还能在国内语境中挖掘、演绎出更多似是而非的名目,得心应手地给他人扣上各种大帽子。这样的文风和作风不纠正,即便这次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指责得到了及时澄清,今后类似的无理取闹仍将不时出现。
当今是改革开放、包容融合的时代,中小学教材需要更多地从人类文明共同的优秀成果中吸取营养,一定要在教材内容中分清楚哪些是外国的,哪些是中国的,一定要判定外国内容占比多大就构成“严重西化”,这种简单机械的思维和粗暴生硬的做法早该摈弃了。从根本上说,网上有关“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严重西化”的说法,不过是一个可笑的伪命题,但它又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就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就是要从编好中小学教材抓起。
朱书缘:教材“换换血”无需大惊小怪2010-09-08 |
舒圣祥:阅读贫困,缩减鲁迅名篇才会成天大...2010-09-09 |
肖 擎:国民教育绕不过去的存在2010-09-10 |
董碧辉:还语文教材一个明白干净,如何2011-12-20 |
陈庆贵:鲁迅太深刻,还是专家太肤浅?2013-09-05 |
《蜗牛》进教材成就“真语文”?2014-06-16 |
科教时评:传统文化的根脉不能割裂2014-08-29 |
传统文化的根脉不能割裂2014-08-29 |
王旭明:语文课堂“假语文”泛滥成灾2014-12-23 |
“民国神话”,真的有那么“神”吗2016-03-04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